星空小说 女频言情 彭远征曹颖写的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
彭远征曹颖写的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格鱼

    男女主角分别是彭远征曹颖的女频言情小说《彭远征曹颖写的小说从认亲开始踏上权力巅峰》,由网络作家“格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彭远征按照张老和郑老的意思,在疗养院里住了五天,当然他来之前,已经给新安的龚翰林打电话请过假了,说是有些急事要处理。这五天的时间里,彭远征跟七八个老领导相处地极为融洽,尤其是张老和郑老,对他印象极佳。在这些老领导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太极拳上有极深的造诣,个人素养和品性也很是出众。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就不是普通年轻人能及的。而事实上,面对他们这种层面的中央领导干部,就算是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时时会有些恭谨不安。五天的太极拳指导经历,对于彭远征来说,事出突然又纯属偶然。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五天的生活,竟然对他日后的宦海道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周五下午,彭远征要离开了。中午的时候,张老几个人专门让餐厅准备了一桌丰盛的...

章节试读

彭远征按照张老和郑老的意思,在疗养院里住了五天,当然他来之前,已经给新安的龚翰林打电话请过假了,说是有些急事要处理。
这五天的时间里,彭远征跟七八个老领导相处地极为融洽,尤其是张老和郑老,对他印象极佳。
在这些老领导看来,这个年轻人不仅太极拳上有极深的造诣,个人素养和品性也很是出众。不说别的,单单是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就不是普通年轻人能及的。
而事实上,面对他们这种层面的中央领导干部,就算是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都时时会有些恭谨不安。
五天的太极拳指导经历,对于彭远征来说,事出突然又纯属偶然。不过,他也没有想到,这五天的生活,竟然对他日后的宦海道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周五下午,彭远征要离开了。
中午的时候,张老几个人专门让餐厅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算是给彭远征送行了。
临别之际,老领导们分别送了彭远征一些小礼物。说是小礼物,可以他们的身份,出手的东西自然也不同凡响了。
张老送的是一幅亲笔写的书法,八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张老的书法雄浑有力,气象万千,这是他早上现写的,专门为彭远征写的。
郑老送了一瓶茅台酒,其他几个老领导有的送折扇,有的送钢笔,还有的送了一对流光溢彩的琉璃球。
当然,对于彭远征来说,最珍贵的礼物还是他与老领导们的一张形态亲密的合影。
以这些老领导的身份而言,如果不是对彭远征欣赏到了一定的程度,是绝不会轻易送亲笔书法和合影的。彭远征跟老领导们合影的时候,不知道让多少疗养院的工作人员艳羡嫉妒。他们在这里工作多年了,也从来没有机会跟老领导合影留念,就不用说获得老领导亲自送的礼物了。
彭远征乘车离去,名山疗养院的大门缓缓闭上,里面与外面似乎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回到冯伯涛家,冯伯涛已经等候在书房里多时了。
冯伯涛仔仔细细地询问了彭远征在名山疗养院的情况,得知老领导们都送了他一些小礼物,尤其是曾经做过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张老还送了亲笔书法,不禁吃了一惊。
他沉吟良久,点点头道,“嗯,远征,你做得很好。看来,老领导们对你都很满意。不过,老领导们虽然都送了你礼物,但你还是不要在外边张扬为好。去名山疗养院的事儿,我看就不要跟外人说了,说出去也没什么意义。”
冯伯涛这话显然是担心彭远征会拿着中央老领导们送的礼物和书法合影什么的,到处去显摆招摇。在冯伯涛看来,彭远征再沉稳,也还是20多岁的年轻人,一个出身底层的年轻人能有机会跟这么多昔日显赫一时的中央老领导相处,还获得了礼物,一朝得意忘形也是有可能的。
一旦彭远征在外边显摆,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第一个不满的,肯定是他的爷爷冯老爷子。
彭远征微微一笑,“大伯,您放心吧,我知道分寸的。”
冯伯涛长出了一口气,微笑着拍了拍彭远征的肩膀,“嗯,这样很好。你先出去吧,我再看会文件,等你伯母做好饭,我们一起吃饭。”
冯伯涛想想也是。彭远征连自己的真实身份——冯老的嫡亲孙子,这种事儿都能沉得住气,不对外泄露一丝半点,张老他们送的这点礼物,在名山疗养院这段短暂的太极拳指导经历,对他来说大概也不算什么,没有什么好张扬的。
望着彭远征离开的挺拔背影,冯伯涛暗暗点了点头。
冯老最喜欢和最欣赏的就是彭远征的心性,沉稳有度不卑不亢知道进退,一点都不小家子气,而他也是如此。
……
……
明天就是周六了,宋予珍和冯伯涛两口子本来想让彭远征再住一天,周日早上再走,但当天下午,彭远征就接到了龚翰林的紧急传呼,汉显传呼机上龚翰林的留言是“马上回电”,他也不敢怠慢,立即用冯家的座机打了过去。
“龚科长,我是彭远征。”
“远征啊,你的事处理得咋样了?”电话那头,龚翰林的声音微微有些急促。
“呵呵,龚科长,我基本上处理完了,您有啥指示就直接说吧。”
“科里倒是没啥工作,但是就在刚才,朱部长给我打了电话,说是市委薛书记安排下来——下周一市里召开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大会,薛书记对市委办公厅秘书科拟定的讲话稿不太满意,点名让你来写,说是你熟悉情况,又刚做了关于第三产业的系列报道,轻车熟路的。”
“我也跟朱部长说了,你是新来的同志,也没有给领导写讲话稿的经验,但朱部长说了,材料都是一通百通的东西……总之,领导交代下来了,紧急任务,你得马上赶回来。”
彭远征轻轻点头,“好的,龚科长,我明天一早就往回赶。”
“时间比较急了,你回来之后马上去办公室,我下午在办公室等你,跟你谈谈稿子的问题。”
跟彭远征交代完,龚翰林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市高官点名写材料,这当然意味着市委主要领导的某种赏识,但这种紧急任务对彭远征这种初入官场的年轻人来说,也隐喻着相当大的风险。
要知道,领导讲话稿不是一般的材料,其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领导本人的喜好。若是行文风格领导喜欢,又说出了领导想说的话,那自然是好的;可反过来说,如果领导不喜欢这种风格,纵然你文辞华丽逻辑缜密,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
一旦这个讲话稿写砸了,彭远征前面所作出的所有努力,都要付之东流。市委薛书记会由此产生某种“不过如此”或者“言过其实”的印象,对他未来的仕途进步非常不利。
更重要的是,薛书记是否了办公厅的稿子,点名要他来写。这意味着,稿子写不好,薛书记不满意;可稿子写好了,显然又会得罪办公厅秘书科的某些人。
想到这里,彭远征的脸色就有些凝重。

“妈,爷爷为什么不把远征哥和他妈接到京城来?二叔虽然不在了,但远征哥和二婶还在嘛……”这个疑问憋在冯倩茹心里很久了,但她一直没有敢开口问。
她的意思是既然认了亲,就该让彭远征认祖归宗,名正言顺地成为冯家的一员,为何要像现在这样遮遮掩掩。
宋予珍意味深长地笑笑,“你爷爷有他的想法,妈也不是太清楚。不过呢,在江北还是在京城其实无关紧要,只要你爷爷承认远征是他的孙子,他在哪里又有什么关系呢?”
冯倩茹好看的柳眉儿轻轻一皱,又道,“妈,是不是跟三叔三婶有关?他们也真是的,远征哥是爷爷的亲孙子,也是三叔的亲侄子,咱们都是一家人,可三叔和三婶——”
“你三婶心眼小点——好了,不谈这些了,你早点休息。明天带你远征哥出去逛逛,你奶奶让你陪他买几身衣服。”宋予珍拍了拍女儿的肩膀,柔声说了一句,然后就转身走了。
冯倩茹轻轻一叹,闭目睡去。
第二天是周日,彭远征准备再在京城留一天,周一上午返回江北。上午,冯倩茹按照父母的安排,带彭远征出去转转顺便买几套衣服,虽然彭远征再三婉拒,可终归还是拗不过宋予珍的殷切,况且这是冯老太太的意思。
可两人还没有出门,京华大学的电话就打了过来。
作为国内顶尖的一流学府,京华大学在国内的影响力可想而知。京华大学90周年校庆,出身京华大学的当今政务院首辅龚老,还在百忙之中亲笔给京华大学题了词。因此,校庆仪式和校庆晚会都吸引来了不少中央媒体和京城媒体的记者,央视还对晚会现场进行了实况录像,估计会上周日晚上的新闻联播。
而各大媒体跟京华大学党委宣传部沟通的结果,统一使用晚会中太极拳表演的一张照片,这是京华大学党高官孙复临亲自拍板所定。之所以这么定,倒也不是因为冯倩茹她们的节目出彩,而是因为在当天的晚会上,主席台上有不少中央老领导对领队表演的彭远征产生了兴趣。
彭远征的太极拳动作太舒展、太飘逸、太流畅,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如今国内太极拳健身运动正在流行,一些上了年纪的离退休干部尤其喜欢。晚会还没结束,有中央老领导向孙复临打听彭远征,有意让这个京华大学的学生给正在京郊名山疗养院里疗养的部分刚从政坛和军队高层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同志们做做太极拳的指导。
孙复临不敢怠慢,立即安排了下去,但得到的回报却是,这个太极拳功夫非常出色的年轻人并不是京华大学的在校生,而是刚走出校门的中文系毕业生。孙复临想了想,就往冯倩茹家打了一个电话。
孙复临是副部级干部,跟冯伯涛夫妻很熟。
宋予珍接起电话,跟孙复临寒暄了几句,然后就招呼冯倩茹过来接电话。
“您好,孙伯伯。”冯倩茹笑了笑,“孙伯伯找我有事吗?”
“倩茹啊,昨晚你们的太极拳表演很出色,学校领导非常满意,也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赞赏。是这样啊,那个小彭同志你能联系到他吗?有老领导很喜欢他的太极拳,有意让他去名山疗养院给老同志们做做太极拳的指导……”孙复临的声音不急不缓,透着几分亲切。
“啊?这样啊……”冯倩茹有些意外,惊讶地抓着电话听筒回头扫了彭远征一眼,轻轻笑了起来,“孙伯伯,我倒是能联系到他,他还在京城,只是我得问问人家的意见,看看他愿不愿意。”
“好,倩茹你问问,我等你回话。”孙复临笑着就挂了电话。
放下电话,冯倩茹回头来望着彭远征,简单将事情说了一遍。
彭远征皱了皱眉,微微有些犹豫。他只请了周一周二两天假,不能在京城呆太长时间。
冯倩茹静静地等待着他的答复,宋予珍从厨房走出来,笑道,“远征啊,你要是没有啥要紧事,不如就去一趟。名山疗养院的这些老同志可都是从中央和军队刚退下来的老领导,也不好驳了他们的面子。”
彭远征想了想,单冲宋予珍这句话,他就不能再拒绝了。老领导们的面子对他来说太虚幻,但宋予珍的面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好的,伯母,我听您的。”
听彭远征听自己的话,宋予珍高兴地笑了起来,不过却没有说什么,只是亲切地点点头。
……
……
名山疗养院是中央直属的集医疗、康复、休养于一体的综合机构,位于京郊名山脚下,依山傍湖,风景秀美,环境幽静,是一所高层老领导休养的好去处。一般而言,退居二线的老领导们整个夏季会选择在此消暑度假,远离都市喧嚣养生怡情。
一辆军用吉普车接上了彭远征,一路进山向左拐,那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的红墙绿瓦就进入他的眼帘。开车的是现役军人,而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干部,戴着眼镜,像是秘书,只是此人不苟言笑,表情严肃。
疗养院门口站哨执勤的不是武警,而是军队战士。吉普车在岗哨前停下,秘书模样的干部下车出示了通行证,又示意彭远征下车接受检查。
彭远征知道这是警卫制度和必要的程序,也没有排斥。他微笑着下车,张开手臂,任凭警卫检查。
这次来,彭远征换上了一袭白色宽大的太极拳习练服,也没带包,所以其实也没啥好检查的。士兵动作熟练地眼手并用,旋即肃然摆了摆手,“进吧。”
而这个时候,另一侧的一个执勤的军官摁下了疗养院电动大门的红色摁钮。
封闭的大门缓缓打开,露出了名山疗养院的庐山真面目。彭远征一眼望进去,远端是三座并排建起的米黄色四层小楼,建筑本身平淡无奇;而近端则是一个小型的人工湖,两排垂杨柳迎风飘扬,地面是鹅卵石铺就,整个环境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幽静,宛若世外桃源。

冯伯涛刚从书房里出来,正好听见彭远征在打电话。不由走过来微笑道,“远征啊,单位有事?要急着赶回去吗?”
“嗯,大伯,刚才我们科长跟我说,下周一我们市里开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大会,市委薛书记否了秘书科的稿子,点名让我写。我明天一早就得赶回去!”彭远征轻轻道。
冯伯涛皱了皱眉,“给主要领导写讲话稿的应该是市委办公厅的人,你在宣传部,搀和进去不太合规则。况且,你刚参加工作,对领导的风格不熟悉,这种稿子怎么能让你写?”
冯伯涛是何等人,立即判断这种事情并非是市高官欣赏那么简单,其间肯定存有某种猫腻。
彭远征苦笑了一声,“大伯,我也没办法,推是推不掉了。”
冯伯涛沉吟着道,“你们的书记姓……”
“姓薛,薛新莱。”彭远征瞥了冯伯涛一眼,隐隐猜出了他的用意,摇摇头道,“大伯,也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自己处理就好。”
冯伯涛一怔,旋即笑了,“也罢,你就尽力而为,能写好固然好,写不好也很正常,你刚参加工作不到半年,没有经验、信息积累不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想必你们的领导同志是不会计较的。”
彭远征笑笑。
他心里明镜儿似地,他的工作岗位从乡政府调到了市委宣传部机关,肯定是冯伯涛在背后营运的结果。只是冯伯涛没有提,他也不会问,一切心照不宣而已。而且也很显然,在冯老的权威下,目前冯家对他的“关照”也仅限于此——能不能在官场上混出个人样来,还得需要他自己打拼。
这是冯老对他的考验,也是他个人的原则。
伯侄两人坐在客厅里随意交谈着,这时彭远征的传呼机又响了起来,彭远征掏出一看见是王彪家里的电话,就立即抓起电话回了过去。
王彪在电话中的声音明显有些不高兴,“哥们,太不够意思了啊,来京城也不跟兄弟说一声——要不是我无意中从电视和报纸上看到你的照片,还真不知道你来了!”
“彪子,我来得急,正好又有些别的私事,处理完了明天早上就要赶回去,所以就没跟你打招呼。”彭远征嘿嘿一笑,解释了几句。
王彪突然压低声音暧昧地笑道,“你小子真是牛啊,几天不见,就把冯家公主都泡上了,太牛了!现在京华大学里都传遍了,冯倩茹身边突然多了一个神秘的会打太极拳的男朋友……”
彭远征一怔,苦笑了起来。
“别瞎扯淡,不是你想的那样。”
“你也别扯淡,赶紧出来,哥们找你有事。你抓紧啊,我在我家对面的德福酒楼等你,给你介绍一个朋友。”王彪匆匆挂了电话。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抬头望着冯伯涛刚要说什么,一旁的宋予珍就微笑着道,“远征有事要出去啊?——你对京城不熟,让倩茹陪你吧。”
彭远征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下来。其实他不太想让冯倩茹陪着,但宋予珍显然想得更多。
……
……
彭远征和冯倩茹一起出门,不过,两人的表情都有些尴尬。
京华大学泛滥成灾的小道消息自然已经传进了冯倩茹的耳朵,冯倩茹感觉非常荒诞,却又无法解释;而彭远征也因为刚才王彪在电话里的某句戏言,而被捅破了这一层窗户纸。
冯倩茹穿着一身奶白色的短袖运动装,脚上蹬一双粉红色的旅游鞋,而乌黑的长发则被梳成了如云的发髻,整个人看上去明艳不可方物。只是她脸上戴了一副宽大的墨镜,遮掩住了她此刻内心深处复杂的情绪。
“倩茹……要不……”彭远征无奈地笑着,他欲言又止,其实意思很明显,是想让冯倩茹在德福酒楼的一楼稍等他片刻。倒也不是彭远征想要避开她,只是两人的关系亲密又特殊,见了王彪,他实在是没法解释。
目前他的身份还不能揭破,他总不能说冯倩茹就是他大伯家的堂妹。
冯倩茹何等聪明伶俐,她默然点头,“远征哥,你去吧,我在一楼大厅随便吃点东西,等着你!等你下来,我再陪你去给二婶买些礼物!”
冯倩茹口中的二婶就是彭远征的妈妈孟霖。去给彭远征的妈妈买礼物,这是宋予珍专门交代的事情。
彭远征匆匆上楼,去了跟王彪约定的203包房。一推门,就露出王彪那种极其暧昧又无比淫荡的面孔,他的眉眼都在跳动着,向彭远征夸张地伸出了一个大拇指:“哥们,就一个字,牛!”
“两个字,很牛!”
“三个字,非常牛!”
彭远征探手打了王彪一拳,笑骂了一声,“你这厮说话就没点正经!”
王彪嘿嘿笑着探出头去往门外扫了一眼,又暧昧地压低声音道,“哥们,太不够意思了吧,把公主一个人留在下面,也不带上来给兄弟我介绍介绍……”
彭远征皱了皱眉,包房里一个年约30左右的成熟女子缓缓从座椅上站起身来,向着他微微一笑。这女子身材修长,前挺后翘凹凸有致,穿着打扮入时华美,眸光清澈而有神,给人的感觉非常精明强干,又别样的妩媚风情。
女子轻轻干咳了一声。
王彪这才正色转身,向女子笑道,“姐,这就是我说的彭远征,我的铁哥们,大学同学!哥们,这是我堂姐王安娜,刚从美国回来。”
“你好。”王安娜矜持地笑着,主动伸出白皙得保养得极好的手来,跟彭远征握了一握。
“你好,王——”彭远征的“王小姐”还没有说出口,王安娜那轻灵的目光已经在他脸上逡巡过去,轻轻笑道,“叫我安娜姐吧。”
……
……
听完了王彪的深度介绍,彭远征很是惊讶,原来王安娜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在M国发迹的华裔首富,天一电脑公司的董事长兼创始人王澜博士的小女儿,难怪这女子看上去有一种商场女强人的气质。
在1988年以前,天一电脑公司达到了它的巅峰时期,年收入数十亿美金,在世界各地雇佣了员工近四万人,在M国赫赫有名。但所谓盛极必衰,加上王澜博士经营出现问题,天一电脑公司从80年代末期开始走下坡路,到了现在,已经陷入资不抵债的困境之中,昔日的辉煌早成过眼云烟。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算是天一电脑公司破了产,眼前这位王安娜小姐也属于有钱人的行列。只是彭远征觉得奇怪,王彪急匆匆把自己找来跟王安娜见面是为了什么。

酒过三巡,冯倩茹突然轻轻笑道,“彭教练,我倒是认识一个古玩专家,要不然我替你们牵牵线,介绍一下?”
彭远征回望着冯倩茹镇定自若地笑着,“那敢情好,谢谢你了。”
“不客气。你这枚玉佩看起来很像是出自宫廷之物,一定是古董,你可千万要保存好了。”
冯倩茹举起酒杯,目光深邃道,“彭教练,我敬你一杯!”
“谢谢。”
……
京师,冯倩茹家。
电话铃声骤然响起。
冯倩茹的母亲宋予珍接起了电话。
“倩茹啊,我是妈妈。”
“妈,我爸在家吗?”
“在呢,正在跟你叔叔说话。”
“妈,您马上让我爸接电话!”
听到女儿的声音有些急促,宋予珍皱了皱,却是抓起电话通向丈夫冯伯涛喊了一嗓子,“老冯,倩茹找你,说有急事!”
冯伯涛没有在意,走过去接起了电话。
不过,当他接起电话,听女儿在电话那头急匆匆说了几句话,他的脸色大变。
握着电话听筒的手都有些颤抖。
宋予珍在一旁皱眉道,“怎么了老冯,是不是倩茹出啥事了?”
冯伯涛脸色凝重,缓缓放下听筒,摇了摇头,“予珍。伯林,刚才倩茹电话里说,她有一个校友拿出了当年爸留给老二的认亲凭证,那块前清龙纹玉佩。”
冯伯涛的话音一落,宋予珍惊讶地长大了嘴,而冯伯林更是噌地一声站起身来,急道,“当真?”
“倩茹这孩子从来不会说假话。她正在跟这个小伙子吃饭……”
冯伯涛沉吟了一下,“这事非同小可,伯林,我看这样,你亲自去一趟,问问倩茹具体情况——我马上去大红门里,向老爷子汇报!”
冯伯林凝声点头,“好,大哥,我这就赶过去。”
“伯林,先不要声张,等搞清楚状况再说。”冯伯涛叮嘱道。
冯伯林嗯了一声,匆忙而去。
冯伯林离开,冯伯涛长出了一口气,向自己妻子轻轻道,“予珍,你在家里守着电话,我马上去跟爸爸说这件事。这么多年了,头一次有了老二的踪迹,我想爸妈会非常高兴的。”
“你去吧,我在家守着。”宋予珍温柔地点头答应下来。
冯伯涛驱车直奔大红门内,一路上感慨万千。
寻找几十年没有结果的失散的弟弟突然有了下落,这让他激动万分,一时间情难自已。
而当年,他也不过才两岁多一点。
幸运的是,当时他被寄养在县城一个地下党人的家里,并没有与父母离散。
……
饭店那头,彭远征与焦念波这些队员们打成一片,非常火热。
冯倩茹说话极少,面带矜持的微笑,却基本上不太搀和众人的酒间谈笑。
只是彭远征明显感觉到冯倩茹其实一直都在用一种复杂的目光打量着他,美眸中闪烁着一丝丝不为人知的异样光彩。
彭远征眼角的余光从冯倩茹高华秀美的容颜上扫过,心头笃定。
前世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认识了京城女商人冯倩茹,从她口中听说,她爷爷开国元勋冯老的一个儿子,抗战时失散不知下落。
随后彭远征又在《华夏春秋》上读到冯老的一篇回忆文章,发现其中信息与父亲的身世高度吻合。
当时彭远征有心认亲,后又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父母都不在世,冷不丁找上门去,难免有攀龙附凤的嫌疑,白白遭人冷眼。
况且,豪门深似海,能不能认成亲还是一个未知数。
颇有几分傲骨的彭远征就此作罢,认亲的念头也就耽搁下来了。
现在想想,是不是傻?
这枚龙纹玉佩对于冯家人来说肯定耳熟能详,冯倩茹不可能认不出这枚玉佩来。事实上,冯倩茹的表现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当然,认亲豪门绝不会这么简单。
在彭远征看来,他已经主动释放出关键的信号,如果冯家人重视,接下来就会有下一步的“动作”。
彭远征发现冯倩茹席间不断抬腕看表,眉宇间不经意地透出一丝焦躁不安来。
他心头一动,就装着酒醉起身来向众人告辞。
“彭教练,怎么这就要走?再坐坐吧。”
冯倩茹见彭远征要离开,不由有些发急,起身劝道,同时向焦念波使了一个眼色。
焦念波立即扯住彭远征的胳膊笑道,“彭哥,不行,你不能走,你的酒量我还不知道?这点酒算什么?不行,咱们得继续喝,不醉不归!”
“是啊,继续喝,不能走啊,彭教练!”其他几个队员也跟着劝。
“不行了,不能再喝了,下午我还有事,就先走了。感谢大家的盛情,明天,明天我回请你们。”
说着,彭远征看似不胜酒力其实很巧妙摆脱了焦念波几个人的拉扯,没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大步走向包房门口,然后推门而出。
冯倩茹轻轻跺了跺脚,追了出去。
可等她追出去,彭远征早就失去了踪迹。
冯倩茹轻抿嘴唇,皱着好看的柳眉儿,没有回包房,直接去了酒店大堂。
不多时,一个戴着黑色墨镜身穿白色衬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腰杆笔直的中年男子大步而入。
冯倩茹立即迎了上去。两人对面站着,小声低语。
在酒店楼梯与大堂的拐角处,彭远征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边心念电闪。
男子穿着简单严肃,气度不凡,从冯倩茹的表现来看,可以断定是她的长辈。
两人站在大堂里简单说了几句话,中年男子就匆匆而去。
彭远征透过大堂的落地窗户,发现他上了一辆军方牌照的212越野吉普车,便猜测此人正是她的二叔冯伯林,某野战师师长,即将晋衔少将,升迁为某集团军司令部参谋长。
彭远征长出了一口气。
冯伯林亲自过来,表明了冯家对此事的高度重视。
但现在还不是与冯家人相见的最佳时机。
他深知这种高门门庭森严,暗藏的机锋和波澜,根本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
他必须慎重。
因为中间存在一些不确定的突发因素,甚至可能存在风险。
彭远征找了家照相馆,将手里的龙纹玉佩和冯老当年的认亲手书拍了照。
在没有相当的把握之前,他不会将这些证据交出去。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

“我真是不知道我错在什么地方了……我刚刚参加工作,从大学校园走向社会,再走向市委机关,才不过几个月的时间。我早就说了,我水平有限,又不熟悉市里的情况,目前还处在了解信息和学习阶段,在这个时候,一连将好几个大材料交给我来完成,这是对我彭远征的器重,还是故意刁难啊?啊?!”
彭远征冷笑着发泄着,半真半假地激动起来,“真是欺人太甚了!”
龚翰林的嘴唇哆嗦了一下。
孙萍脸色一红,却是冷笑道,“给你压担子,是领导上培养你,考察你,怎么能叫故意刁难?谁不是从新人开始做起的?”
“好吧好吧,这叫培养、考察!我记住了!”彭远征激动地霍然起身,大步走出了办公室。
可出了办公室的门,彭远征脸上的激愤之色就悄然而逝。他站在卫生间门口,慢慢梳理着自己微乱的思绪。
办公室里。马自皱着眉头抬头来望着龚翰林道,“龚科,这样对小彭是不是太过了?哪有这样摧残新人的。”
王娜抬头也嘟囔了一句,“我看小彭同志也快调走了,宣传部的水太混了,他还是太嫩了。”
“别胡扯了!都该干嘛干嘛去!”龚翰林心烦意乱地起身怒斥道。
……
……
下午两点。
市委机关礼堂,新安市委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动员大会举行。
市高官薛新莱当头,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光力紧随其后,然后市委专职副书记韩维也跟着上了主席台。主席台上就坐了这三位高层领导。
市四套班子成员,各区县高官、区长县长,公检法司负责人,市直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市委机关副科级以上干部,驻地大型企业和驻新安市各大高校的党委负责人,参加会议。
宣传部新闻科全体人员与会,因为职责所在,这种大型会议,新闻科一般都要协同媒体参加。
薛新莱的表情非常严肃,而市长周光力也一片威严。副书记韩维清了清嗓子,开始主持会议,“好,同志们,现在开会。”
“今天,经市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今天市委隆重举行推进第三产业工作动员大会……下面,首先请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光力同志宣读新安市委《关于推进第三产业、繁荣市场经济的实施意见》。”
热烈的掌声响起,周光力脸上这才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点点头,开始朗声宣读市委决定,这是红头文件,必须一字不差地照本宣科,由不得个人有任何发挥。所以周光力的宣读平淡无奇,而且速度很快。
周光力念完文件,韩维长出了一口气,“下面请市委薛书记做重要指示。大家欢迎!”
会场上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薛新莱嘴角闪动着一丝笑容,打开了自己夹在笔记本里的讲话稿,开始按照稿子讲话。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薛书记的讲话除了个别地方有临场发挥的解读阐述之外,其他基本上采纳了彭远征写的稿子。
不仅彭远征能听得出来,朱成容、龚翰林、孙萍这些人也听了出来,而这样一来,有些人的脸色就很是难看。朱成容眉头紧锁,孙萍则惊讶地合不拢嘴,双手紧攥,目光中竟含有一丝母狮子的彪悍和凶狠。
这倒也罢了。
薛新莱很快就念完了稿子,但他的讲话却刚刚进入高潮,渐渐脱离了第三产业这个主题。他从全市的经济、城市建设大局说到社会保障和教育投入,又从人才储备和后备干部培养说到机关工作作风,逻辑跨度之大、转折之快令人很难跟上。
前面还是谈成绩,但到了后面就是不断地提问题,语气很严厉。最后对机关推诿扯皮、拉帮结派和小团体主义等现象严肃批评,话里有话暗藏机锋,说得一些人如坐针毡。
“当前,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关键时期,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国家中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也给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
“是继续办事拖拖拉拉、动不动就推诿扯皮、没事的时候勾心斗角、拉帮结派,还是转变作风适应形势发展?是工作起来挑三拣四、得过且过混日子,还是脚踏实地提高工作效率?我希望会后大家认真反思,深刻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要立说立行,说一件、干一件就成一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我们的有些同志,吃喝玩乐的时候冲锋在前,到了工作上就开始畏畏缩缩,一天到晚地浑浑噩噩,昏昏然不知所以然。”
“说到这里,我想点名表扬宣传部新闻科的一位年轻同志,是姓彭吧?这位同志虽然刚刚参加工作,但进入角色很快,素质全面优秀,不仅有扎实的工作态度,还有很高的工作效率。不瞒大家说,今天我在这次会议上三千字的讲话稿,是我点名让这名同志写的。”
“我只给了他两天时间,就是周六和周日……稿子写的好孬先不说,这种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值得让机关里的很多老同志乃至我们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学习。”
“这名年轻同志是京华大学毕业的学生,是市委组织部今年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层层选调出来的年轻后备干部……这样的年轻同志还有很多,目前都充实在市委市政府系统各部门工作,这就是我们的新鲜血液。党的事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原因就在于此……”
薛新莱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礼堂中久久地回荡着。他脱稿说的这些“题外话”竟然比讲话稿上的内容还要多,足以表现出他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敲山震虎的态度。
市高官在大会上点名表扬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这是不多见的。他为什么会这样做,没有人能了解他真实的思想状态,但对于宣传部参会的人员来说,却具有不同凡响的意味。
副部长朱成容的脸色涨红,如同猪肝一般。
市高官当众表扬彭远征,别人无所谓,但对他来说却相当于是狠狠地扇了他一个巴掌——他刚严肃批评过、所谓偷奸耍滑的人,在市高官口中却成了非常优秀的后备干部,他认为会引起薛书记不满的讲话稿却得到了满分,能说明他朱成容比薛书记水平高吗?
显然不能。
新闻科的人跟媒体的记者坐在同一个旁听席上,龚翰林脸色复杂地扭头望着彭远征,孙萍那泼妇的脸变得煞白,浑身都感觉透心凉。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啊!
孙萍嘴角抽搐着,手里的捏着的笔记本啪的一声掉在地上,不过声响旋即淹没在全场雷鸣般的掌声中。
彭远征静静地坐在那里,那幅淡定自如宠辱不惊的神态,引起了很多机关干部的赞叹和欣赏,而在孙萍眼中却被无限放大成一块巨石,当空压得她有些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