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李繁花李繁业的其他类型小说《农家小厨娘李繁花李繁业》,由网络作家“一锅大乱炖”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随着牛车摇摇晃晃的开着,虽然前行得十分缓慢,但是凛冽的风也呼呼的对着李繁花的脸上吹。咿咿呀呀的板木声,和车上几位村民的叽叽喳喳的谈话声,形成了一幅鲜明的交响乐,吵的李繁花脑袋生疼。不过李繁花还是从零零散散的谈话中提取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他们乘坐的牛车是去往黄安县的,也是离他们这个小村庄最近的一个县城。再往上是何林郡,胡大娘一家就是搬去何林郡。“繁花呀,自从你家人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上县里哩,怎么今儿舍得花钱上县里采办啦。”此时,一个面容有些苍老,双目却泛着精光的老太太,凑上前来和李繁花搭着话。李繁花看了这老太一眼,对这个老太似乎没有什么印象,思索了一番。“家中,没有,吃食。”十分简洁的回复了老太,然后便闭目养神,不再给老太搭话的...
咿咿呀呀的板木声,和车上几位村民的叽叽喳喳的谈话声,形成了一幅鲜明的交响乐,吵的李繁花脑袋生疼。
不过李繁花还是从零零散散的谈话中提取到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他们乘坐的牛车是去往黄安县的,也是离他们这个小村庄最近的一个县城。
再往上是何林郡,胡大娘一家就是搬去何林郡。
“繁花呀,自从你家人来,这还是我第一次见到你上县里哩,怎么今儿舍得花钱上县里采办啦。”
此时,一个面容有些苍老,双目却泛着精光的老太太,凑上前来和李繁花搭着话。
李繁花看了这老太一眼,对这个老太似乎没有什么印象,思索了一番。
“家中,没有,吃食。”
十分简洁的回复了老太,然后便闭目养神,不再给老太搭话的机会。
老太太见到李繁花这个样子滴,溜着眼睛转了几圈,也不知道在想什么。随后又和其他人继续搭话。
一行人坐着牛车摇摇晃晃了好一阵子,终于,耳朵传来了鼎沸的人声。
前方就到了黄安县了。
只见路两旁,三三两两的小摊贩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刘二牛也将牛车停了下来。
“就到这里了,我会在这里等上一个时辰,你们若是想早点回去,就一个时辰之后在这里等着。若是没赶上一个时辰之后的那一趟,我会晚一些再过来一趟但是就说不好,是几何了。”
刘二牛对众人交代道,然后带大家都下了牛车,便赶着牛车去做自己的事情了。
李繁花将刘二牛的话记在了心里。你是抓紧了时间,到处逛了一下。
随后便在街道上找路人询问着医馆的位置,李繁花准备先把,带来的一斤灵芝卖了去。
得到路人的指点,李繁花来到了宝济堂门口。
“这位,小哥,这里,可收,灵芝啊?”
李繁花拉着门口的药童问了起来。
只见那药童上下撇了两眼李繁花,“你有灵芝要卖?”
李繁花点了点头。
“那跟我来吧!”药童示意李繁花跟上。
李繁花跟着药童走进了宝济堂的大厅。
“掌柜,这位姑娘要卖灵芝。”
药童将李繁花介绍给掌柜,之后便退下了。
“姑娘可是要卖灵芝啊?”宝济堂的掌柜笑呵呵的看着李繁花。
李繁花也不多话将带来的灵芝铺开在掌柜的面前。
掌柜的看了一眼灵芝,拿起了一朵细细的闻了起来。
“这灵芝挺新鲜的,个头也还成,就是这成色嘛,属于比较一般,若姑娘,你要卖我等会上称称一下。”
“这好一些的灵芝嘛,大约能卖上七八十两一斤,而你这灵芝虽然样子还可以,但是看起来年份却不足,你看我给你开三十两一斤,可以吗?”
掌柜的老神在在的看着李繁花。
这灵芝的价格李繁花之前也听胡大娘说过,约莫和这掌柜说的也差不多,只是胡大娘说的是四十两一斤左右。而这掌柜的给的价格却低了十两。
“能,再加,一些吗?”李繁花思考了一下,然后开口了。
掌柜的,看了李繁花一眼,“姑娘不是我老头子要压你的价,只是你这灵芝确实年份不大好,再者,我们这是药房你送来的都是新鲜灵芝。”
“虽然说你这灵芝,我们到手之后卖的高,但是却还是要炮制的,因此,其实利润却不高的。”
掌柜的手指轻敲了一敲桌面,“这样吧,我给你开三十二两一斤,你看能不能行?”
李繁花见掌柜的说的真诚,思考了一下,也确实实在,便答应了。
掌柜的条件,李繁花同意之后,便拿出了秤砣,当着李繁花的面清点了一下灵芝的重量。
李繁花带来的这些灵芝,约莫有一斤二两左右,算下来有四十两八钱银子,掌柜的,从柜台中拿出了四十两八钱银子,仔细用称称好将碎银子剪出,交到了李繁花的手里。
李凡花将银子紧紧地攥在手里,随后,便走出了宝济堂。
然后李繁花又去了西市菜场,准备买一些菜带回去,家中的米面也吃完了,也要带一些。
“这个,怎么卖?”李繁花指了指,菜贩摊上的毛豆问到。
“三十文哈,姑娘,你要来点不?”
“帮我装两斤吧。”李繁花花心里盘算了一下,在现代,毛豆一般三块钱一斤,那按这样换算的话,这三十文的购买力等于三块钱,也就是十文等于一块钱,一文就相当于是一毛钱了。
按这样算来的话,刚刚自己就进账了4800元。说实话,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讲还是非常多的。
李繁花将摊贩装好的毛豆放进了自己带来的篮子里,然后又买了一些别的菜。
买好菜后,李芳花又来到了粮油店。看了一眼价格,大米50文一斤,面粉80文一斤。
李繁花摸了摸自己口袋中的银两,想着既然出来了一次,便多买了一点。
于是李繁花买了,十斤大米,三斤面粉。
李繁花清点着自己买好的东西,心里盘算着时间也快到了,于是便快步的朝刘二牛说的地方走去。
李繁花赶到时,刘二牛还没来,李繁花于是便倚靠在墙边等着。
以下思忖着,晚上给胡大娘家做的饭。
今天买了些毛豆,还在菜场里买到了一些西红柿,南瓜,青辣椒。今日买菜李繁花算了一下,共计花费了一两一钱三十二文。
李繁花看了看花销,又想了想自己的积蓄,是隐隐有些肉痛的。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花费的太多,李繁花感觉自己的花销和自己以前看到的小说相比,大许多,自己以前看到的小说,大多数都说二两银子是古时候一个家庭一年的开销了,而自己随随便便的买个菜就一两多了。
不过也有可能每个朝代的购买力不大一样,李繁花懒得过多去纠结这些东西,相信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是不会缺钱花的。
李繁花立马行动起来,先把饭整上,随后将食材都处理干净。
最好弄的是灵芝鸡汤,以为已经有了思路,李繁花将灵芝处理好,又配以胡大娘家里的菌菇干,将鸡焯水,拆卸之后就一齐放入锅中小火炖煮。
把灵芝鸡汤炖上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其他的菜了。
李繁花将其余的菜都切好配齐,就开始炒了起来。
炊烟寥寥升起,香味从厨房迸发出来。刘家的两个娃娃躲在门口看着李繁花。
李繁花熟练的翻炒,只一个时辰不到四道菜便做好了,早先炖的鸡汤也飘出香味来。
李繁花将菜都摆好盘端到胡家的餐桌。
餐桌边刘大爷老早就闻到了香味,老神在在的早主座上坐着,眼睛闭着好像在思考什么,但是鼻子的翁动,和吞咽的喉咙无一不在昭示着他对于这桌菜肴的迫不及待。
李繁花好笑的将四道菜摆了出来,随后又去厨房将汤端了出来。
就在这间隙,刘大爷立马睁开了眼睛,贪婪的细嗅这美味。
只见桌上四道菜可谓荤素搭配,色彩纷呈看的人食指大动。
一道翠绿的葫芦炒肉,葫芦切成了菱形的片片,每一片都似乎裹着浓郁的酱汁,鲜翠欲滴,其间散布着片片红白相间的腊肉,这清脆的香味中又增加了几分烟火气。
一道开水白菜,这白菜的形状被处理的像花一样,看着好像是生的,但是闻着却又确实有熟了的味道,其中还撒了一些星星点点的红色块块,看起来美丽极了,就像一道艺术品。
一道醋溜土豆丝,土豆丝被切的粗细长短都一模一样,看起来爽脆可口,一股酸爽的味道席卷而来。
还有一道家常豆腐,炒的色泽鲜亮,香气四溢不用说就知道是下饭良菜。
最后一道居然是拔丝地瓜!要知道这拔丝地瓜十分难做。对于熬糖和拉丝的要求很高,纵使是刘大爷年轻的时候在酒楼也少见有人做这道菜。
这菜看上去每一块地瓜裹着的糖浆都正正好,里面的地瓜也都看上去十分适口,刘大爷就快要忍耐不住了。
“鸡汤,来了~”李繁花恰好此时端着鸡汤进来了。
打开了锅盖,一股霸道的香味扑鼻而来。
刘大爷此刻满脑子只一个字——鲜!
这汤闻着真鲜啊!
刘大爷迫不及待接过了李繁花递过来的盛好的一碗。
然后便招呼着孙子孙女和老伴还有李繁花“坐,都坐,开始吃吧!”
说完迫不及待的喝了一口汤。
鲜!果然鲜!按理说自家养的鸡自己知道,油多体胖,炖汤的话最是油腻,但是这碗鸡汤却不然,十分的清爽。鸡肉的鲜美完全融入到了汤里。
再夹起一块鸡肉,入口即化,鸡肉炖的恰到好处,既不柴,也不生。鲜嫩多汁,吃一口感觉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李繁花看着刘大爷用的这样的香,自己做为厨子,也油然而生一股自豪。
“爷爷,奶奶,我回去,了,给,娘,和弟弟,带一点,吃的。”
胡大娘听了李繁花的话一拍自己的脑门。
“怪我怪我,瞧我都忘记了,你家里没什么食材了吧?从我家拿点回去吧,你这妮子要是不好意思,晚上来做饭带点就行哈!”
李繁花从善如流的答应了。
“那个,繁花呀,你这做的实在太好了!晚上记得早点来哦......”刘大爷不好意思的说道。
李繁花笑着冲大爷点了点头。
刘大爷这边便又埋头喝汤了。
李繁花从胡大娘家里挑了几个番薯便回到了家中,准备在家里炒土豆丝给弟弟和母亲吃。
而这边刘大爷已经迫不及待的将筷子伸向了拔丝地瓜。
只一筷子,这拔丝地瓜的丝拉的又细又长十分漂亮,刘大爷趁热吃起了拔丝地瓜。
只一口,刘大爷感觉自己这辈子值了!
很难形容吃到这拔丝地瓜的感受,地瓜咬在嘴里,外头酥脆粘口的糖衣,里面软烂清甜的地瓜一口咬下去是多层次的碰撞!
刘大爷还没细细感受完转眼就发现,拔丝地瓜已经要被两个孙子抢的一干二净了。
刘大爷不疑有他赶紧加入了战斗,生怕一不留神,其他的菜也被孩子们吃完了。
俗话说的好,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一家人在欢声笑语中,将五菜一汤一扫而空。
这边李繁花回到家中快速的做完了一道菜,三人吃完之后,李繁花便开始盘点起了目前家中的资产。
目前手上有祁恒之给的两锭银子共二十两,胡大娘给的七十四文钱,还有刘大爷的三两四钱碎银。也就是共计二十三两四钱银子并七十四文钱。
然后家中还有差不多四斤的灵芝,可以去镇上买一些留一点给弟弟补补身子。
这样一来相较之前简直是改善的大大的不错。
李繁花想着用过午饭之后便准备去镇上将灵芝卖掉,顺便看看镇上的物价是怎样的也好对自己目前的购买力有些成算。
因此收拾完家里的碗筷后,李繁花便整理出来一斤左右的灵芝准备去镇上试试水。
今天做饭的时候李繁花也已经同胡大娘问过了,每日用完午饭之后,村头的刘二牛家便会赶着牛车接送来往镇上的人,只不过一个人便需要十五文一趟,不然只能自己走过去。
但是李繁花毕竟大病初愈,而且对于去镇上的路也不是十分的熟悉,因此还是选择了并不便宜的牛车。
李繁花拿着篮子慢慢朝村口走去,不多时就走到了,这时候刘二牛家的牛车并没有赶出来。而村口却已经等着三四人了。
这些人都同李繁花一样寻着一处依靠着。
等了好一会,刘二牛才慢吞吞的驱赶着牛车出来。
众人见到刘二牛出来,边纷纷拥上去,和刘二牛寒暄两句然后交了银钱上车选好位子了。
因着李繁花在后面因此也是最后上车的,这时候只剩下最后面边边一点位子可以坐了。
李繁花也只能和众人挤在一起坐上这最尾巴的位子。
时间过得飞快,这两日李繁花日日去,胡大娘家去操持着一日三餐。
刘大爷的味蕾大大的得到了满足,看到李繁花就笑,而李繁花家因着这些时日的收入,过的总算不似之前一般艰难。
现下其实也是一个两赢的局面,只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今日便是胡大娘一家要搬去何林县上的日子了。
早早的鸡刚打鸣,胡大娘家门口便停了一辆马车,虽说不算多么的华贵,但是在这年头,用马车还是很费钱的,先头胡大娘说儿子孝顺有出息,眼下一看果真如此。
而李繁花这边,昨日便得到了胡大娘的消息,早早的准备好了胡大娘一家要在路上吃的干粮。
那边胡大娘家门口的马车刚刚停好,这边李繁花就把家中准备好的干粮立马拿到了,胡大娘的家里。
“奶奶,这里是之前你托我给你们准备的一些干粮,我做了一些蛋烘糕,一些馒头,还有一些饼子。”
李繁花这几日天天服用山上采摘的灵芝,说话已经日渐利索了,现在说起话来,几乎毫不费力,与正常人无异。
“好好好,繁花呀,你快回去歇着吧,据说现在身子已经好多了,但还是不能放松警惕呀,还是要多养养。”
胡大娘拍了拍李繁花的肩膀,随即跟想起什么似的,又对李繁花说起来。
“先头我和你娘说的那事儿,你娘和你说了没?”
“说了。”李繁花点了点头。
李繁花知道,胡大娘是说的,当初她刚醒来时,胡大娘和李母说的那件事。
巷井村在大业国的最北边,这里的村民大多数是靠着农耕为生的,因此,每人每年要交一笔农耕税及收成的十分之一,现在恰好临近年关,正是快收税的时候。
本身,李繁花一家是逃难来到巷井村的,村长好心将村头这处破屋分给了李家母子三人,但是村里却无多余的耕地了。
按理说,李繁花家是不需要交这个税费的,因为在年头统计人口的时候,李繁花一家三口是未有被统计上。
但是不知道是哪家搅家精,看不得别人好,愣生生把李繁花一家三口报上去了。
现下,李繁花一家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交了这笔农耕税以及税收的粮食,另外一个就是去镇里落户。
农耕税,一人需要交五百文钱并两石谷子,李繁花一家三口就是一千五百文并六石谷子。
而去镇里落户则需要交落户银,落户银是一人二十两银子。
正是因为如此胡大娘的儿子才要将胡大娘和刘大爷接去县上,准备给胡大娘和刘大爷落户,毕竟银钱好办,但是粮食却不好筹备。
“那你家后头怎么打算?”胡大娘担忧地望着李繁花。
“老婆子,我也没本事,只能将知道的信息告诉你们希望你们早做准备。”
“不用担心,奶奶,我们后头会想办法的,这不是还有个二十来日才要进行税收吗!”
李繁花安抚着胡大娘说道。
胡大娘看了看李繁花,终究是没再说什么。
恰巧此时,刘大爷领着刘武寻摸了过来。看到了李繁花,便立马将李凡花手上的干粮包裹接了过来。
“武儿啊,这就是我和你说的繁花,繁花做饭可好吃了,你尝尝!”
说着,刘大爷便从包袱里面,翻出了一块儿蛋糕地给了儿子。
话说这刘武从刘大爷的手里接到了这个蛋烘糕之后,仔细的端详了一番,然后才送到嘴中。
刘武吃着蛋烘糕,李繁花也在观察着他。
这刘武生的眉眼与胡大娘相似,却不失英气,只是这身量却大了很多,整个人生的十分的魁梧。看起来却也是一身正气。
而刘武这边,咬下了第一口,也觉得浓浓的香味在嘴中迸发出来,他原是一个急性子,吃什么东西也都是囫囵吞枣,但是这个蛋烘糕却慢慢品味了起来,着实是好吃的。
“妹子,这里是一两银子,是我爹交代的干粮钱,先前没有准备着许多,你这手艺肯定是不值这点钱的。”
刘武挠了挠头,不好意思的看着李繁花。
“但是现在我没带许多钱,后面在路上还得用只能给你这些了。”
李繁花连忙摆了摆手“不用不用,先头刘大爷,胡大娘请我做饭的时候便付过报酬了!”
胡大娘正要开口,李繁花又连忙道。
“不如这样,我看刘大哥您对落户一事颇为了解,就当我跟您买消息了,您可知道,如若不能一次缴清落户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落户吗?”
李繁花望着刘武,连忙问道。
李繁花想着刘武既然选择给刘家二老办理落户,肯定是一概问清了的,而且这刘武在何林县上许多年,对于这些事情肯定是有些门道的。
刘武挠了挠头,想了想“对了!往年也总有些人没有办法一次性缴纳清落户银,还可以选择按月缴纳利息,直到一次缴清落户银为止!”
“不过这可不是什么好办法,这一个月的落户银利息就得要500文钱一个人,和村里缴纳的税收差不多了。”
“妹子,你要是实在想要落户在镇上的话,我到时候和我婆娘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给借你一些,你不若一次缴清。”
刘武望着李繁花劝到。
“谢谢刘大哥,嗯,我自己有成算的,您放心!”
而刘大爷此时拍了一下大腿“不如这样吧,繁花,不若你和我们一起去县上?我相信你的手艺一定能在县上谋生!”
“而且那里人也多一些,机会也更多!这样你们一家三口,今天赶紧收拾东西,同我们一起走,怎么样?”
“恰好武儿赁了一辆马车,我们的东西也并不多,加上你们娘仨,也并不会装不下。”
李繁花思索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
“谢谢您的好意,但是现在我们也还没有想好商量好如何去处理这件情,你暂时还没有个章程,等我们一家三口商量好了再决定。”
“我也知道你们是为了我好,但是请你们放心,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李繁花看着胡大娘一家,一股温暖涌上心头,“这样武哥,您把您家的地址跟我说一下,到时候我们如果说去县上,便去拜会您和爷爷奶奶!”
“我们这一家老弱的,有个男人一同去,总不会叫人看轻了,叫人坑了去。”
“对对对,你说的对,等他当值结束,我便叫他陪你们去找房子。”
“只是这牙行有中介费,贵的很,不过先问问这附近有没有哪户人家出租的。左右和我们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
刘武媳妇看李繁花说道。
“那样更好了,只是我想做点小生意,在这县上生根,也不知道这边住的话是否方便呢?”
刘武媳妇郝氏仔细思索了一番,然后问道“妹子,你这边是想做些什么营生呢?”
说完这一话,却一拍脑袋。
“瞧我,我记得爹娘同我说过,你做的饭最是好吃,是想做吃食的营生吧?”
“是的,只是我们目前,本钱并没有很多。这个盘子也不能弄的有很大。”
李繁花点了点头道。
“这要看你具体是做什么类型的,吃食了,这何林县虽然说是首府,百姓的日子相较来讲,要好过一些,也更愿意在吃食上花些钱。”
“但是同样的,这边的开销也大,如果你想先盘一个铺子的话,那一个月四五十两的租金可能都打不住。”
“我建议的话呢,可以摆摊卖卖小食或者早食。最好的话是早上在城南去卖早食,早上城南那边做活的人多,早时不需要多精致,但是一定要顶饱。”
“或者呢,下午时去城北书院那附近卖一些小食糕点之类的,那边大多数是开蒙的学生,即使糕点卖的贵些,家长们也是愿意掏钱出来给孩子尝尝鲜的。”
李繁花听着郝氏的话点了点头。
“嫂子分析的极是,这样的建议真是太好了。”
“只是......”郝氏迟疑的看了一眼李繁花。
“早间,城南那边都是些干苦力的糙汉,你这个俊俏的小姑娘过去怕是会吃亏呀,而且早间那边的市场,我去看过几遭人挤人的都是小摊贩。”
“而晚间,那些孩子们的家长都不是好惹的,小孩子的生意做起来最是麻烦,你还是多多再考虑考虑,不行先去酒楼做做工算了。”
郝氏担忧的看向李繁花,实在不是他想扫李繁花的兴,只是这主意是自己出的,万一最后要是出了什么事,反倒不好。
李繁花笑了笑“我知道嫂子是为了我好,换做别人,嫂子不一定这么推心置腹的说呢!”
“你知道就好,如果说只是摆小摊的话我建议你两处择其一即可,毕竟城南城北相隔甚远跑起来也很累。”
“嫂子,我晓得你且放心吧。”
郝氏见李繁花自有成算,便不再多言。
几人在家中又坐了会儿,眼见着天色渐晚,而刘武还没回来。
李繁花便提出明日再来,今日,带着李母和李繁业寻一处歇息去。
大叶业国虽然治安很好,但依旧夜晚不能在外面太晚,晚上一到亥时(大概9点))便有宵禁。
再加上冬日里天黑的早,黑灯瞎火,在外面出行也不方便,因此,李繁花准备早点出去找落脚的地方。
胡大娘和刘大爷本来说想留李繁花一家在家中歇息的,但是一繁花实在不好意思叨扰胡大娘一家,便拒绝了。
出了刘家之后,李繁花便寻到了一处城南的客栈,付了房费之后便住了进来。
不得不说,这何林县确实是比黄安县繁华,
同样一间屋子,在黄安县,只消200文,而何林县却是280文。
安顿下来之后,李母看着李繁花,欲言又止。
“娘,你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
“繁花呀,你后头怎么打算的呀?”
李繁花突然端正的坐了起来的看了看李母。
“娘,你知道我为什么今天要寻这城南的客栈住吗?”
李繁花老神在在的坐在凳子上,拿起桌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上了一杯水,浅浅的小酌了一口,摆出自己自认为最深沉的样子,接着说道“在城南住,咱们早上就可以看看这城南早市的景象。”
“这我当然猜的到啦。”李某甚至有些无语的回道,“你娘我是担心你又不是没带脑子。”
“嘿嘿......”李繁花刚装起腔调,一下子就破了功。
“只是你决定了,就在这城南做买卖吗?”李母看着女儿这个样子,又好气又担心的问道。
“今儿听你郝嫂子说,这城南的早市上都是些苦力,一群大男人,你一个小姑娘家在这边做生意,怕会吃亏呀!”
李繁花摇了摇头“不,明天只是早上看一下城南的早市,到下午晌,便去城北看看城北的晚市。”
“虽然早市都是一群男人,但是我不是有娘和弟弟吗?怎么就一个小姑娘家家单兵作战啦?对吗娘?”
“难道娘和弟弟会放心,我一个人去吗?”
李繁花望着李母问道。
“那自是不会的,只是你毕竟还年轻,往后还要给你寻个好夫婿,嫁了。”
李繁花听了连连摆手“打住打住,只想一辈子做娘的女儿,做弟弟的姐姐这个往后再谈。”
李母听了李繁花的话直摇头“繁花呀,终究还是要找个好人家嫁了相夫教子才是好归宿呀!”
“娘,女子的价值并不在于生儿育女,而在于她本身,男子能做的我也能做,甚至是比他做的更好,别的不说,你就像是厨艺,有几个小馆子里的大厨能比得过我的?”
“男子可以养家,我也可以,我并不想因为要嫁人而嫁人,倘若有一天,能遇到那个能懂得我欣赏我的人,我们是因为互相彼此的灵魂欣赏而在一起,在一起之后他也能尊重我,理解我,那才是我的好归宿。”
“倘若这辈子遇不到这样的人呢?”
“那我觉得一个人也没有什么问题,我有疼爱我的您,有我喜欢干的事儿,还有一个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的弟弟,倘若往后,我能在我喜欢的事业里干出一番天地来,即使没有遇到那样的人,我也会觉得我这一生足够圆满。”
“你真是......终究是家里的压力太大了,倘若你爹和你爷爷还在就好了。”
“爹和爷爷还在,我也是一样的,谁说女子只能围着琴棋书画,夫君,孩子了。”
“看到我做出来的吃食,能让别人开心感到满足,我也会觉得我自己得到了满足。”
“儿孙自有儿孙福,您且不用为我担心。”
李母见李繁花实在倔强,便不再多说了。
疼,仿佛坠入无边的噩梦一般疼痛。
李繁花缓缓的睁开了眼,入目,四下是一片破烂的、漏着风的茅草屋,耳边是呼啸的寒风,身下的触感十分的糙砺,李繁花挣扎着坐起了身,环视了一圈这家徒四壁的“家”。
李繁花的头愈发的痛了起来,也不知是因着眼下的困境,还是因着脑子里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信息。
看着身上的粗布麻衣,款式与现代的截然不同,李繁花慢慢在脑海中整理这记忆,一下子不知想到了什么,脑子勿的似针扎似的。
愈往下想愈发的疼了起来刺激得李繁花“啊——”的一下子尖叫出了声。
伴随着李繁花的尖叫门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破败不堪门被猛的一下子推开
“啊,花儿,你终是醒了!”
李繁花还未睁眼,便听到一道嗓音颇有几分粗犷的女声说话,声音里透露着几分惊喜,还带着几分担忧。
“好点了没,怎么样了脑袋还疼吗?”
李繁花听着这声音,骨子里竟然也有几分安心,慢慢的睁开了眼。
首先看到的便是比自己身上还破烂几分的麻布衣裳,上面还补了好些个补丁。视线慢慢上移,便是一张生着冻疮,有几分沧桑的面庞。
李繁花盯着眼前的女人,感觉十分的熟悉又陌生。
在脑海里翻找着记忆,一道俏丽又矜贵的身影和眼前人慢慢重合。
再细想头似乎又要疼起来,李繁花便也不再想下去只是盯着女子看,想要开口询问,刚一张嘴却发现自己的嗓子似乎发不出声。
女子似乎也注意到了李繁花的表现,忽的一下子哭了起来
“我可怜的孩儿啊,若不是......你怎会受这样的苦啊,呜呜呜,一场暴雪竟是让你现下失了声,怕不是连为娘也忘记了吧呜呜呜......”
娘......?李繁花看着眼下的情景对于自己现下的处境估摸着猜出了一二。
她醒来的时候一下子接收了太多的记忆,霎时整理不出来,许多重要的事情好似忘记了。
但是她清楚的知道自己不是这具身子的原主人,现下自己的脑海里还有这两个人的记忆,一会古代一会现代的,但是更多的则是身为现代人李繁花的记忆。
而古代的李繁花的记忆则是模糊了许多,只有前些时日大雪,李繁花进山去寻度过冬日用的柴火,受了寒大病一场。
到现下醒来的记忆清楚些了。还有就是眼前女人和一个小男孩的身影记得深刻些,从而判断这二人是她的家人,在结合女人的话便猜到了,大抵是母亲和弟弟吧。
想通之后李繁花看着“自个娘”连珠似得眼泪,心下不忍,抬起手拭去女人眼角的泪,轻轻的拍了拍女人的背,以示宽慰。
李母感受到女儿的安抚之后,用袖子擦了擦眼泪,“我可怜的儿啊,现下是我们母子三人相依为命,如若不是你心疼娘,又怎会独自上山去捡柴火,你的身子骨怎会这样呀,都是娘没用......”
“姐姐醒啦!”一声稚嫩的童声打断了李母的哭诉,只见一个小男孩手上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水,小心翼翼的走来。
李母见状马上起身,将小男孩手中的碗接了过来,在床边顺势坐下,就要喂给李繁花。
李繁花正打量着这个和记忆逐渐重叠的小男孩,小男孩省着一双极其明亮的眼眸,唇红齿白的,虽然脸上也有些冻疮,却并不影响小男孩的可爱。
和李繁花后世见过的许多熊孩子不同,这孩子周身散发着惹人怜爱的气息。
有这样一个弟弟也挺不错的,李繁花这样想着,忽的一个调羹已经塞到她的嘴边。
李繁花下意识的张开了嘴,入口说是粥,其实还要更稀一点,只能说是米汤,滋味并不算好,但是在这寒冷的冬日里,这样一碗热汤入肚总是会更舒服一些的。
李繁花由着李母喂了两口,看到床位坐着的弟弟正巴巴的看着自己喝汤,小小的人看着十分的瘦弱。
适时,破败的屋内又传来了两声肚子的叫声,李繁花便紧闭着嘴不肯再喝了,示意让母子二人喝。
李母拗不过李繁花,又怕来强的伤着了她便道
“不用操心左不过是些米汤,锅里还有些你先喝,喝完我和繁业再喝。”
李繁花不信,依旧紧闭着嘴对抗着。
李母见状,叹了一口气,放下了李繁花的碗转身出去,又很快端了两碗粥水进来,一碗给了繁业,一碗放在破桌上,接着端起李繁花的碗,作势要继续喂给李繁花吃。
李繁花见是真的有吃食,便也不再抵抗,只是示意李母去吃,自己端起来碗自己吃。李母见状也只好作罢,自己也端起了碗喝起来了。
霎时间屋内十分的寂静,只余呼啸的风声和母子三人喝粥水的声音,也算是十分温馨。
李繁花一边喝着粥水,一边思索着眼下的形式。
一个字——难,现下简直就是人们常说的天崩开局啊,孤儿寡母,羸弱的自己,破败不堪的房屋,再加上稀得和水一样的粥,那两人也能喝的津津有味。
想来手上既是无甚银钱,家里怕是也无甚存粮,再加上着冷冽的寒风,吹得叫人骨头生疼,眼下的状况没得比在脑海里翻找记忆更让李繁花头疼。
不过老天既是让她代替原来的李繁花走这一遭,想来也是心疼着孤儿寡母。
另一个李繁花,你放心,占了你的身子,你的家人你的因果也合该我来承受。我一定会让你的家人过上好日子的。
李繁花对自己很是有信心,毕竟在现代,李繁花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厨师。
中餐西式,八大菜系不在话下,俗话说的好,在哪里都饿不死厨子。现代人李繁花毕生都在追求厨艺的至高境界,在人才辈出的现代都能独领风骚,更遑论这条件不好的古代呢。
喝完了粥水,李母收拾了碗筷,母子三人一齐窝在木床上盖着破棉被取暖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