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小江钱小江的其他类型小说《双娇女与才子的奇情科举姻缘热门小说小江钱小江》,由网络作家“沐尘月光”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得标致的了,就是想找一个身体健全、五官没有缺陷的都难。刑尊心里想:“这两个女儿的丈夫,肯定得从这四个人里面选,这不是‘矮子队里选将军’嘛,叫我怎么选得出来呢?没想到这两个美丽的女子,命运竟然如此不好,到了这种地步!”刑尊叹息了一声,就把钱小江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东边跪下,把边氏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西边跪下;然后把两个女儿叫过来跪在中间,对她们吩咐说:“你们父母所许配的人都叫来了,之前问你们,你们既然不肯直说,想来一是因为害羞,二是不好说父母的不对。现在不用你们开口,只要把头稍微转一下,分出个方向来就行。想嫁给父亲所许配的人,就面向东边;想嫁给母亲所许配的人,就面向西边。这一转头之间,关系到你们的终身大事,你们两个可得拿定主意。”说完...
刑尊心里想:“这两个女儿的丈夫,肯定得从这四个人里面选,这不是‘矮子队里选将军’嘛,叫我怎么选得出来呢?
没想到这两个美丽的女子,命运竟然如此不好,到了这种地步!”
刑尊叹息了一声,就把钱小江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东边跪下,把边氏所许配人家的男子叫到西边跪下;然后把两个女儿叫过来跪在中间,对她们吩咐说:“你们父母所许配的人都叫来了,之前问你们,你们既然不肯直说,想来一是因为害羞,二是不好说父母的不对。
现在不用你们开口,只要把头稍微转一下,分出个方向来就行。
想嫁给父亲所许配的人,就面向东边;想嫁给母亲所许配的人,就面向西边。
这一转头之间,关系到你们的终身大事,你们两个可得拿定主意。”
说完这一番话,满堂的人都一动不动地盯着她们,就等着看她们转头。
谁知道这两位美丽的女子,刚开始看见男子进来的时候,还左看右看,想要看看这四个人的模样,等到看到他们奇形怪状的样子,就都低下头,闭上眼睛,默默地流起泪来。
听到官府大人问她们,她们既不面向东,也不面向西,直直地对着官府大人,就放声大哭起来。
刑尊问得越急,她们哭得越厉害,竟然把满堂的人都感动得跟着掉泪,个个都替她们喊冤叫屈。
刑尊说:“这么看来,两边所许配的人都有些不合适,你们都不愿意嫁他们了!
我心里也正为你们发愁呢,哪有这样两个出色的女子都嫁给粗俗之人的道理。
你们先在一边跪着,我自有办法。
——把她父母叫上来!”
钱小江和边氏一起跪到案桌前,听候官府的吩咐。
刑尊把棋子一拍,十分生气地说:“你们夫妻二人一点都不把事情当回事,把儿女的终身大事当成儿戏!
既然要许配亲事,也该大家商量商量,看看女儿和女婿是否般配。
为什么把这么好的女儿许配给这样的女婿呢?
你们看刚才她们哭得那么伤心,就知道要是真配成了,她们会不会幸福了!
幸亏是告到我这里,除了按照常规的法律之外,我另有一个断案的办法。
要是换了别的官员,肯定要按照
什么程度。
于是他就摆出一副准备好看到怪异模样的表情,在公堂上等着。
没想到两个女儿一到,竟然让满堂的书吏和衙役们都顾不上官府的规矩了,一齐挤过来,个个伸长脖子,瞪大眼睛,就好像从天上掉下来个稀世珍宝一样。
至于堂上的刑尊,更是看得神魂颠倒,都不知道这两位如同神女般的女子是从哪里来的。
幸亏差役禀报了一声,说“某人的女儿带到了”,刑尊才知道这是从普通人家走出来的奇女子,不仅后代比前代强,而且美得超乎想象。
刑尊惊讶了一会儿,就问她们:“你们的父母事先没有商量,就把你们许配给了四户人家,现在审问起来,父亲说母亲不对,母亲说父亲不对。
古人说得好:‘清官难断家务事。
’所以把你们叫来问问,平常日子里,是父亲为人好,还是母亲为人好?”
这两个女儿平日里十分害羞,看见一个男子都想着要躲开,更何况现在满堂的人用几百双眼睛盯着她们,她们恨不得掀开官府的桌围钻进去躲一会儿。
没想到官府大人的目光比众人更锐利,看个不停也就罢了,还问起话来,这让她们满脸羞红,怎么能回答得出来呢?
所以刑尊问了好几次,她们都不说话,只是脸上的表情仿佛在做口供一样,似乎是觉得父母都有些不对,但作为女儿又不好说出来。
刑尊心里明白了她们的意思,心想这样倾国倾城的女子,也不是随便找个男人就能配得上的。
现在也不管是父亲许配的对,还是母亲许配的对,干脆把那四个男子都拘来,比较比较,只要有配得上的,就判给他成亲好了。
刑尊主意已定,正要出签去传唤那四个男子,没想到四个当事人一起跪了上来,禀告说:“不用老爷出签了,我们的儿子都在二门外面等着呢,就怕老爷把亲事判给他们,所以先来等着。
我们自己出去,把各自的儿子叫进来就是了。”
刑尊说:“既然这样,那就快去把他们叫进来。”
只见这四个人出去没多久,各自拉着一个男子走进来,禀告说:“这就是我们的儿子,求老爷把亲事判给他。”
刑尊抬起头,把这四个年轻人一看,就好像是同一对父母生的一样,个个长得奇形怪状。
别说有长
才华,还擅长看相,既要看看他们长得美丑,又要判断他们将来的富贵贫穷。
所以在唱名的时候,逐个仔细地看了一遍,用红笔做了记号,从这些记号的高低轻重,就分出了他们的尊卑前后。
考完之后,刑尊又吩咐礼房,让他们第二天清晨把鼓乐都准备好,说:“等我还没出堂的时候,先到夺锦楼上把那两个女子和两头活鹿迎出来,把活鹿放在府堂的左边,那两个女子坐着碧纱彩轿,停在府堂的右边。
再准备好花灯鼓乐,好送她们出去成亲。”
吩咐完之后,刑尊就回衙门去阅卷了。
等到第二天清晨,榜文挂了出来,只取了特等四名。
两名是“已娶”的,两名是“未娶”的,作为夺标的人选。
其余的一等二等,都在赏赐花红的范围之内。
“已娶”得到鹿的人,不过是两名陪衬的,没什么重要的,就不必说他们的姓名了。
那“未娶”的两名,一个是已经进学的生员,姓袁,名士骏;一个是还没有进学的童生,姓郎,名志远。
凡是榜上有名的人,都一起进入府堂,听候发落。
听说东边是鹿,西边是两位女子,大家都舍弃东边,跑到西边去看那两位倾国倾城的女子,把半个府堂都挤得人山人海。
府堂的东边,只有一个生员,站在两头鹿的旁边,走来走去,唉声叹气,根本不去看那两位女子。
满堂的书吏都说他是“已娶”的人,考在了特等里面,知道自己没机会得到女子,反正这两头活鹿肯定有一头会归他,所以提前盘算着,要把鹿的轻重肥瘦都估量好,等一会儿好牵走。
谁知道那边的秀才走过来一看,都对他拱手说:“袁兄,恭喜啊!
这两位佳人肯定有一位是你的妻子了。”
那秀才摆摆手说:“和我没关系。”
众人说:“你考在特等第一,又是‘未娶’的人,怎么能说没关系呢?”
那秀才说:“等一会儿见到刑尊大人,你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众人不明白他的意思,都以为他是在谦虚。
只见三声梆子响过之后,刑尊出堂,榜上有名的人一起过去拜谢。
刑尊就问:“特等的几位是哪几位?
请站到一边,我先给你们发落。”
礼房听了这话,就高声唱起名来。
袁士骏之后还应该有三名特等,谁知
成规,把她们判给所许配的人家,那这两条性命可就毁在他的笔下了!
现在两边所许配的都不算数,我另外派官媒给她们做媒,一定要让她们嫁给般配的人。
我今天这个断案的办法,也不是偏袒私情、不遵循公道,实在是有一番道理。
等我写出审单给大家看了,你们自然就心服口服了。”
说完,刑尊就提起笔,写出了一篇判决书:“经过审理,钱小江和妻子边氏,生下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儿都容貌出众,人人都想娶她们为妻。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想要和钱家联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为这对夫妻心思不同,各自做主给女儿许配婚事,讨好女方的人,以勾结女方欺负男方为得意;暗中行事的人,又以瞒着一方去和另一方达成协议为成功。
于是导致双方互不相知,产生了很多误会和错误。
两个女儿却有四个男子来求亲,既没有让一个人分身嫁给两个人的办法;像‘东家吃饭西家住宿’那样脚踏两条船,也不是教化风俗的好办法。
按照女子的条件来匹配丈夫,却发现美丑差别太大;观察他们的外貌和表情,可怜这两个女儿痛苦得难以承受。
因此根据实际情况来推断道理,打破常规施行仁义。
但也不敢违背法律来偏袒私情,仍然依照经典来断案。
六礼同时进行,三茶一起设置,四桩婚事怎么能同时进行呢?
父母的命令,媒人的说合,这两点都不可缺少。
现在审理发现,边氏所许配的人家,虽然有媒人的说合,但实际上没有父亲的同意,判定女儿嫁给他们,担心会开了不尊重父亲意见的先例;钱小江所许配的人家,虽然有父亲的同意,但实际上缺少媒人的说合,判定女儿嫁给他们,是开辟了没有媒人说合的途径。
这两种情况都有悖于古代的礼仪,而且对现在的人也没有好处。
让这四个男子另外去缔结姻缘,这两个女儿也不嫁给他们。
宁可让他们现在后悔,也不能让他们将来夫妻反目。
这虽然是为了救这两个女儿的一片苦心,也是为这四个男子考虑的好办法。
各位当事人不用再供述,只留存这个案子。”
写完之后,刑尊把判决书交给值堂书吏,让他对着众人高声朗读了一遍,然后把
明朝正德初年,在湖广武昌府江夏县有一个做鱼行生意的经纪人,姓钱,号小江,他娶了妻子边氏。
这夫妻二人关系极为不和睦,而且一直以来都很难生育子女。
直到钱小江四十岁的时候,妻子边氏生下了一对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儿出生仅仅相差半刻时辰。
世人都说儿子像父亲,女儿像母亲,可偏偏这两个女儿不遵循这个常理,就好像是别人家的儿女抱来抚养的一样,生得与父母一点儿也不像。
不仅面貌与父母不同,就连心性也不一样。
父母长得极其丑陋、十分愚蠢,而这两个女儿却生得极为标致、非常聪明。
她们长到十岁开外,就如同海棠花上沾染了露水,荷花在微风中摇曳,一天比一天更加娇媚动人。
到了十四岁的时候,更是美得让人不敢直视,不要说年轻的小伙子看了会魂不守舍,就是六七十岁的老人偶然间遇见,也要连声说“爱死了,爱死了”。
这两个女儿天资非常好,只可惜没有读过书,不过她们会记账和打算盘。
至于女工针线活,她们一看就会,根本不需要别人教。
她们平日里穿着素色的衣裳和布裙,头上戴的是铜簪和锡制的耳饰,就算和富贵人家的女儿站在一起,也能把那些富家女比下去。
旁边议论的人都说,素布衣裳并不比绫罗绸缎逊色,铜簪锡饰也不输给金玉首饰。
就因为这两个女儿太过出众,那些有钱有势的人家,还有足智多谋的年轻子弟,都纷纷打起了她们的主意,想要娶她们为妻。
钱小江和边氏虽然是夫妻,可却像仇敌一样。
钱小江想要把女儿许配人家,却不让边氏做主;边氏想要招女婿,也不让钱小江知道。
两个人都瞒着对方,各自找人在背后操办女儿的婚事。
钱小江的性格,在家里虽然倔强,但是在外面见到朋友的时候,还算和蔼可亲,不像边氏那样泼悍,动不动就跑到街坊上打人、骂邻居。
那些做媒的人都说:“丈夫好欺负,妻子可惹不起,与其向丈夫求情,不如向妻子求情,瞒着妻子不如瞒着丈夫。”
所以边氏商议好的人家,反倒比钱小江商议好的人家更早确定下来。
两个女儿各自选了一个女婿,边氏让他们选好了吉日,直接把聘礼送到家里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