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周月白肖邦的其他类型小说《周月白肖邦拾光小说》,由网络作家“达不溜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小票上的留言总是温暖又体贴:“给为真相奔波的记者,来点甜的。”“连续采访很累吧,记得休息。”“夜深了,愿这杯奶茶能带来好梦。”......最令我惊讶的是,每次的口味都恰到好处。而黑糖珍珠、焦糖布丁、椰果奶茶...都是我最喜欢的搭配。就连糖度都调配得恰到好处,仿佛送奶茶的人早就了解我的喜好。我试图找出规律,却发现这些奶茶来自不同的店家。有的是连锁品牌,也有的是小众茶铺。唯一的共同点是,它们都保持着最适合的温度,仿佛专门计算好了从店铺到我手中的时间。5夜的风透过纱帘轻轻拂过,我窝在沙发里,手中捧着一杯还在冒着热气的乌龙奶茶。椰果滑过舌尖的触感,让这个疲惫的夜晚多了一丝慰藉。习惯性地刷着朋友圈,手指机械地向上滑动。突然,一条动态让我停下了...
“给为真相奔波的记者,来点甜的。”
“连续采访很累吧,记得休息。”
“夜深了,愿这杯奶茶能带来好梦。”
......
最令我惊讶的是,每次的口味都恰到好处。
而黑糖珍珠、焦糖布丁、椰果奶茶...都是我最喜欢的搭配。
就连糖度都调配得恰到好处,仿佛送奶茶的人早就了解我的喜好。
我试图找出规律,却发现这些奶茶来自不同的店家。
有的是连锁品牌,也有的是小众茶铺。
唯一的共同点是,
它们都保持着最适合的温度,仿佛专门计算好了从店铺到我手中的时间。
5
夜的风透过纱帘轻轻拂过,
我窝在沙发里,手中捧着一杯还在冒着热气的乌龙奶茶。
椰果滑过舌尖的触感,让这个疲惫的夜晚多了一丝慰藉。
习惯性地刷着朋友圈,手指机械地向上滑动。
突然,一条动态让我停下了动作。
“新的开始。”
发布者的名字是周月白。
那一刻,仿佛有什么在心底轻轻碰了一下。
手中的奶茶杯微微晃动,几滴温热的茶水溅在手背上。
周月白。
这三个字就像一把钥匙,轻轻打开了记忆里尘封已久的门。
高中时代的画面突然变得清晰。
他总是独自一人,在放学后的琴房里弹琴。
有时是肖邦,有时是李斯特,
琴声从未间断,像是在诉说着什么。
记得有一次,我在琴房外站得太久。
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半边天,
他突然停下演奏,转身递给我一瓶矿泉水。
“写稿累了?”
他的声音很轻,却让我清晰地记住了很多年。
那是我们第一次真正说话。
>
2
深夜的楼道格外安静,节能灯发出的惨白光线在墙面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运动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被放大了数倍,我不自觉地放轻了脚步。
走到一半,记者的职业病又犯了,脑海里已经构思出几个标题:
《深夜外卖背后的秘密》
《外卖柜里的都市传说》
《当送餐变成一场悬疑》
......
我被自己的想象逗笑了。
一楼大厅的感应灯随着我的脚步亮起,外卖柜的蓝光在黑暗中格外醒目。
深吸一口气,我输入短信里的取件码。
“咔嗒”一声,小格子应声打开。
里面静静地躺着一杯奶茶。
透明的塑料杯壁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杯身还带着温度,说明是刚送来不久。
抬起杯子,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一杯焦糖布丁奶茶——我最爱的口味。
更让我意外的是取餐小票上的那行字:
“夜深了,为你添一份甜。”
字迹工整清秀,像是被刻意写得认真。
我捧着奶茶,小心翼翼地环顾四周。
除了路灯投下的斑驳光影,整个小区寂静无声。
时不时有夜风吹过,带起一片树叶沙沙作响。
回到家,我把奶茶放在书桌上,看着袅袅升起的热气在台灯光晕中缓缓舞动。
香甜的焦糖味道渐渐在房间里弥漫开来,勾起了一串回忆。
3
高中时代的有一家我很喜欢的老店。
它藏在校门口的小巷深处,门面不大,但总是飘着奶茶的香气。
店主是个和蔼的中年阿姨,记得住每个常客喜欢的口味。
每次赶稿,我都会去买一杯焦糖布丁奶茶。
有时候运气好,还能遇到...他。
他总是安静地站在柜台前,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玻璃柜面,像在弹琴。
我摇摇头
他的眼神坚定而温柔,像是要将过往的所有留白都填满。
“就像你用文字照亮黑暗一样。”
我低下头,感觉脸颊发烫。
原来在我熬夜赶稿的时候,在我对着电脑发呆的时候,在我独自站在阳台的时候。
有一个人,也在用同样的方式思念。
梧桐叶依旧在飘落,簌簌作响。
像是在见证一个迟到多年的告白,用最温柔的方式,
将那份写在奶茶杯上的心意,终于说出口。
11
夜色中,我们慢慢走到了小区门口。
“要上去坐坐吗?”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
他笑着点点头。
公寓里,我打开灯,暖黄色的光芒驱散了夜色的寒意。
客厅里摆着我的工作台,电脑旁还放着前几天他送来的奶茶杯。
“这里就是你每天写稿的地方?”
“嗯,晚上很安静,适合写作。”
我收拾着散落的资料,“而且...”
“而且什么?”
“能听到对面传来的钢琴声。”我看着他,“第一次听到时,还以为出现了幻觉。”
他愣了一下,随即笑了:“所以你早就知道是我?”
我摇摇头。
“只是觉得那琴声特别熟悉,像是回到了高中的琴房。”
他走到我的电脑前,屏幕上还停留着未完成的稿件。
“下周我要去苏北山区做调查。”我解释道,“那边的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很严重。”
“多久?”
“大概一个月。”
他沉默了一会,突然说:“我跟你去。”
我惊讶地看着他:“可是店里...”
“店里有学生帮忙。”
他的声音很坚定,“而且我也想看看,你笔下的那些故事。”
窗外的月光洒进来,他低垂的睫毛在脸上投下一片阴影,像是
夜赶完了稿子。
但第二天傍晚,主编打来电话,说这篇稿子的角度需要调整。
“现在的报道太过表面,我们需要更深层的观察和思考。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仅是数字。”
“明天早上能交吗?”
主编问。
我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攥紧了手机。
“我试试。”
挂断电话,我深吸一口气。
作为记者,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时刻。
但面对留守儿童这个话题,我确实投入了太多个人情绪,反而忽略了更深层的社会议题。
周月白约我见面的短信还躺在对话框里,我犹豫片刻,回复道:
“抱歉,稿子被打回来了,可能要通宵重写。”
“需要我陪你吗?”
他很快回复。
“不用了,你早点休息。”
重新打开文档,删掉大段内容。
窗外乌云密布,像是在酝酿一场暴雨。
我强迫自己专注于数据分析,试图找出问题的核心。
不知过了多久,雨点开始敲打窗户。
我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看着已经写到一半的稿子,突然想到什么。
正准备去翻找之前的采访录音,一声惊雷炸响,整个世界陷入黑暗。
我看着电脑屏幕一点点暗下去,胃里泛起一阵酸涩。
还有不到十个小时就要交稿,而这篇重写的报告,才刚刚理清思路。
手机屏幕亮起。
是周月白。
“在家吗?看到你那边停电了。”
他的声音低沉温柔,像是裹着蜜糖的钢琴音色。
15
他放下电脑,在我身边坐下。
“让我看看你写了什么?”
我把采访录音和笔记递给他,简单解释了主编的意见。
“的确,”他认真翻看着资料,“数据很详实,但少了些温度。”
我愣了一下:“温度?
忆中有些不同,少了些许离别的愁绪,多了一份温暖的笃定。
曲调里仿佛揉进了维也纳的雪,苏北的风,还有这七年来所有的思念。
我站在窗边,被阳光染成金色的尘埃在空气中飞舞,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高中的那个下午。
琴声渐渐停下,他转身向我走来。
“这些年,我演出过很多次这首曲子,”
他的声音很轻,“但每一次,都会想起你在琴房外写稿的样子。”
周月白深吸一口气,缓缓地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小巧的天鹅绒盒子。
他单膝跪下,声音有些颤抖:“那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在舞台上弹一首属于我们的曲子。”
“写进去的一定是,夏夜的雨声,山间的清风,还有你笔下的每一个故事。”
盒子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枚镶着蓝宝石的戒指,那抹蓝色像极了高中操场上方的晴空。
“所以余生的旋律,愿意让我们一起谱写吗?”
远处隐约传来钢琴声,过往的等待、思念,都在这个瞬间有了最好的答案。
我看着他眼中的坚定与期待,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来。
“我愿意。”
17
婚礼选在了深秋,天空像被洗过一般透亮。
我们没有选择传统的婚礼场地,而是在那栋老房子里举办了一场别致的音乐沙龙。
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沉淀着岁月的温度,
就像我们的故事一样,经过时光的发酵,愈加醇香。
婚礼只邀请了最亲近的人。
李婷站在梳妆镜前,替我整理头纱的手有些发抖。
“你知道吗?”她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
“高中的时候,我就在想,如果你们能在一起该有多好。”
“周月白弹琴的时候,他的眼神从来都是看着新闻社的方向。那时候我就觉得,这个男生一定会带给你最美好的故事。”
在庭院里,来自山区的孩子们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