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宁宁霍东临的其他类型小说《社牛崽崽带娇软亲妈去随军姜宁宁霍东临全章节小说》,由网络作家“二鹿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青沙岛家属区傍山而建,一排排火柴盒似的平房沿着山势错落排开。每户门前两米见方的小院,外面都被家属们碎珊瑚石砌成半人高的围墙,远远望去像是棋盘上摆满的砚台。唯独三排七号院墙院空着。这里地势高,视野也更好,站在门口就能远眺大海,惦记这栋房子的人不少。可唯独张芸没脸没皮,带着一众儿女当场撒泼,堵在院子门口:“我早就看中这间房了,院子里还有我种的菜,部队已经默许给我了!”这是什么歪理?警卫员气的脸都红了,抖了抖分房文件,据理力争:“同志请你配合,这是组织分配给霍队长的房子。你有任何意见,上后勤处说去。霍队长家属今天已经到了,晚上就得住进去,请不要妨碍我们工作。”提到霍东临,张芸眸底凝起一抹毒怨。两家恩怨最早追溯到六年前。霍东临调遣入第十军的...
青沙岛家属区傍山而建,一排排火柴盒似的平房沿着山势错落排开。
每户门前两米见方的小院,外面都被家属们碎珊瑚石砌成半人高的围墙,远远望去像是棋盘上摆满的砚台。
唯独三排七号院墙院空着。
这里地势高,视野也更好,站在门口就能远眺大海,惦记这栋房子的人不少。
可唯独张芸没脸没皮,带着一众儿女当场撒泼,堵在院子门口:“我早就看中这间房了,院子里还有我种的菜,部队已经默许给我了!”
这是什么歪理?
警卫员气的脸都红了,抖了抖分房文件,据理力争:“同志请你配合,这是组织分配给霍队长的房子。你有任何意见,上后勤处说去。
霍队长家属今天已经到了,晚上就得住进去,请不要妨碍我们工作。”
提到霍东临,张芸眸底凝起一抹毒怨。
两家恩怨最早追溯到六年前。
霍东临调遣入第十军的时候,还是张芸的男人,赵卫军手底下的一个兵。
谁曾想风水轮流转,霍东临表现卓越,勋章越多来越多,升迁连跳好几级,现在军衔为上尉。
而赵卫军仍是个区区少尉,还是个副级。
就连房子也矮了一头。
分房抽签时两家正好成隔壁邻居,三排七号院阳光充足,视野好。
三排八号院吊车尾,刚好处于山坡背阴面,被一块巨石遮挡大半阳光,常年阴冷潮湿。
尤其是这几年孩子越生越多,上头四个赔钱货,才得了耀祖这么一个男丁。
张芸心里盘算霸占隔壁,打通中间那堵墙壁,再把门口围墙垒砌高点。
隔壁三间卧室,最大那间给耀祖当卧室,其次是书房,最小那间则留给他们夫妻俩住。
谁曾想,没等她动工,一群警卫员冲进来打扫,说是霍东临的家属来随军了。
那怎么行?
“房子长期没人住,很容易就会破败下来。我辛辛苦苦打扫了五年房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霍东临现在想把房子要回去,没门!”
“他要是还念当初的情谊,就该懂事点,跟我们换房住。”
听到这番胡搅蛮缠的话,警卫员们脾气再好,也来了气,扛着扫帚拖把作势要往里闯。
“谁敢踏进来,我今天就吊死在这!”张芸从身后抽出来一截麻绳,往门梁上一挂。
显然是有备而来。
她一个狠戾的眼神扫过去,地上四个女儿硬生生打起激灵,继续干嚎。
什么“霍东临霸占老领导的房子”、“霍东临仗势欺人不念救恩”、“霍东临欺负军属”……
警卫员气得火冒三丈,不敢再硬闯。
围观群众直摇头。
房子虽然是霍东临的,可张芸母女五人天天往这闹,这辈子甭想住进来。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张芸是个对自己心硬的狠人,脖子直接往麻绳里钻。
警卫员大惊失色,正要去救人。
咔嚓~咔嚓~
嗑瓜子的声音不合时宜的响起。
现场气氛寂了寂。
连张芸都停下动作,抬眼去瞧。
家属院不知道何时来了个天仙般的姑娘,身边带着两个粉雕玉砌的小孩。
母子三人排排蹲。
一边津津有味的嗑瓜子,一边用那双相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围观。
漂亮的人抱手磕瓜子,跟喝琼脂玉露似的,画面赏心悦目的好看。
不少人都看呆了。
包括朱长光,明明霍东临让姜宁宁带着孩子们在后面凑热闹就行,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冲动行事,他则跑去找后勤部主任过来主持公道。
姜宁宁脸上端着的浅笑不变,仿佛看不懂朱家婆媳间充满火药味的氛围,反客为主拉着朱婶往里走,顺手带上门。
朱家两个儿媳妇眼珠子气的快要瞪出来了。
瞧姜宁宁柔柔弱弱的模样,没成想还是个厚脸皮的。
敢情今天这粮食是非借不可了?
姜宁宁嘴巴一张,就是几句甜言蜜语:“谢谢朱婶,你蒸大馒头的手艺堪称一觉,蓬松又柔软,我方才一口气能吃两个呢。”
这话哄的朱婶那原本还皱着的脸立刻笑开了花,“你这孩子,就是客气的很。”
姜宁宁扶着她在四方木桌前坐下,手脚利落地从陶瓷缸里倒了杯水塞到朱婶手上,“打小我就拿你当亲婶子处,整个家属大院里,也唯独跟您最亲。”
明明水是温的,朱婶内心却是一片火热。
这么多年,家里人包括小孙子早已习惯她的付出,从来没有人给她倒过一杯水。
宁宁就是个知!恩!图!报!的好孩子啊。
朱婶抬起感动的目光重新打量姜宁宁,总觉得哪里不一样了。
以前和姜宁宁说话时,声音有气无力,跟包装精美的上等瓷器般轻轻一碰就碎。
也许是吃饱了有精神气,姜宁宁俏生生站在跟前,那张脸在白织灯下,瓷白剔透,说不出的好看。
难道真是自己那两个大馒头的功劳?
朱婶心底油然而生一股使命感,“厨房里还剩三个馒头,婶子全给你拿上。”
朱家两个儿媳妇:“……”
完蛋。
最不愿看见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姜宁宁柔柔地摇摇头,“朱婶,馒头这等精细粮食,还是留给二毛他们几个小的吃吧。你一片好意我心领了,这不,有了好事,头一个就想到你。”
朱家大儿媳妇膈应得厉害,朝她翻白眼,“你还能有什么好事?”
“宁宁从来不骗人。”朱婶连忙开口维护姜宁宁,又回头狠狠剜了大儿媳妇一眼,冷哼一声:“你闭嘴!不会说话别开口,没人拿你当哑巴。”
朱家大儿媳妇:“……”
她委屈的,恨不能当场流下眼泪来。
还不都是穷闹的。
世上谁乐意当坏人?她不都是为了这个家好吗?
可偏偏在场能理解她委屈的,依旧是她最讨厌的姜宁宁:“朱大嫂担心的不无道理,家家户户吃不饱,一旦谁家开了借粮的口,亲戚朋友再开口,不借给谁就是得罪人。
所以,我不是来借粮的,而是来问问朱家要不要买工作?”
朱家大媳妇愣怔住了。
不止她,全家皆屏住呼吸不敢大喘气。
朱三叔谨慎惯了,事关重大,忙示意小儿媳妇带几个孩子去隔壁房间玩。
“我手里有两个工作岗位,一个是技术工,一个是纺织工,打算全部卖掉。朱婶平日里看顾满满和夏夏,我都记在心里,纺织厂的工作优先考虑你们家。”
迎视姜宁宁那双真诚的秋眸,朱婶心头一酸,拉起围裙一角抹眼泪。
“傻宁宁,你是不是听说你朱大哥丢了工作,才想卖了工作报答婶子的?”
这一哭嚎,朱家其他人看向姜宁宁的目光十分复杂,既感动又愧疚。
尤其是朱家大儿媳妇,想到方才咄咄逼人的态度,她惭愧地牵起姜宁宁的手主动道歉,“是嫂子错怪了你,但是宁宁,纺织厂的工作是你爸妈留下来的,将来这份铁饭碗可以传给满满和夏夏,你大哥不能要。”
表面说的大义凛然,心头却在滴血。
纺织厂一级技术工每月薪资是二十五块钱,且不提节假日各种奖金福利。有了这份工作,家里不用再勒紧裤腰带,孩子半夜也不会被饿醒。
但老姜夫妇是烈士,烈士家属的东西,不能抢,这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朱婶语气坚定:“对,我们不要,你也不能卖!家里实在困难,婶子借粮给你。”
朱家大媳妇嘴巴动了动,到底没再反驳。
这一家人都善良淳朴,真真切切地为姜宁宁考虑盘算着,她眼睫微微颤:“我婆家正盯着这两个岗位,我的性子你们也知道,肯定留不住。与其被他们霸占,不如换成钱或者粮票这些实际的东西。
况且,等满满和夏夏长大,说不定工人早就不是什么铁饭碗了。”
八十年代许多工厂迎来大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厂子,将会出现一批下岗潮。
高考,才是下一代的出路。
可惜这些超前的消息姜宁宁一个也不能透露出去,免得被当作研究院的标本解剖。
“宁宁,你是真心想要卖工作吗?”朱三叔突然出声。
他蹲在地上,右手举着一把旱烟枪,也不点燃,吧哒吧哒纯粹过过嘴瘾。
姜宁宁颔首,小脸十分认真:“对,就按照市价来,给你们打八折。钱和票都要,我要的急,最好明天早上就能去办手续。
不过我建议,朱家不要同时吃下两个岗位,免得招人眼红。但你们可以推荐给我人选,朱婶信赖的人,我肯定放心。”
纺织厂岗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招工条件逐年苛刻,消息一旦放出去,无数人打破脑袋也要争抢,兴许还会竞拍到天价。
“你头一个考虑朱家,已经很便宜我们了,就按照市价来吧。八百块钱,一半给你钱,一半给票。”朱三叔几乎不用再思考,一锤定音。
八百块钱换一个技术工岗位不亏,普通二级工最容易考核,薪资大约在三四十块之间,加上各种薪资福利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纺织厂如今有两位老八级高级技术工,包括补贴福利每月能拿八十多块。
“街道办刘主任小儿子响应号召下乡,前两天刚拿了探亲的介绍信回城住几天,刘主任正在发愁如何帮儿子搞定工作,你正好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你大嫂与刘家有点亲戚关系,待会儿就帮你去问问。”
“不过宁宁,你老实告诉三叔,为什么如此着要急卖工作?”
姜不愧是老的辣,姜宁宁心里轻叹一声,面对朱家人关切担忧的目光,没再隐瞒:“我打算明天就带两个孩子上军区找东临。”
生蚝可是咱老祖宗认证过的,当之无愧的海之宝藏,纯天然滋补品。男人能补精壮阳,女子美容养颜,孩子强身壮骨。”
(温馨提示生蚝中间的肉柱被称为瑶柱,也被称为“贝柱”或“闭壳肌”)
姜宁宁皮肤白净,聊起美容话题十分有说服力。
再看看她怀中的夏夏,粉雕玉琢,一看孩子也养的非常好。
现场不少军嫂纷纷意动,决定买点生蚝回去尝尝鲜。
采买的人群中,其中有个军区食堂大厨子。
接下来有场大型体力拉练赛,他最近也在发愁做什么菜给士兵们补补身体。
生蚝便宜量大,营养丰富,比鸡肉好弄多了。
难撬怎么了?
军区食堂最不缺的就是苦力。
这位年轻的女同志长得漂亮,还博学多识,关键是热心肠。
“我祖上是干厨子的,你们平时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我。我叫姜宁宁,家就在三排七号院,是霍东临的家属。”
“!”
黄大厨语出惊人:“闺女,你真是霍东临家属?你不是带孩子跟野男人跑了吗?”
轰——
现场骤然陷入沉寂。
姜宁宁歪起脑袋。
“老黄你放什么狗屁!”
文秀英跳上前指着黄大厨鼻子破口大骂:“我妹子今天刚来随军,你可不要污蔑她名声。”
上午警卫员在后勤部领取物资时,顺便就来妇联办登记过了。
本来文秀英还打算等过两日霍家收拾规整,再亲自上门拜访的。
慰问与照顾军属,是妇联的工作。
没想到眼前这个热心肠的女同志就是霍东临的家属。
黄大厨直呼冤枉,“不是我,是她婆婆打电话来,被接线员听到了,现在基地都传遍了,还说龙凤胎不是霍东临亲生的。”
但是。
认识霍东临的都知道,夏夏齐集这对夫妻的优点,不用做亲子鉴定,就能知道是他的崽。
老太太为什么要胡言乱语。
“……”
姜宁宁眼里划过一抹暗光。
看来老太太上次不长记性,非要逼死她才罢休。
满满和夏夏可都是她亲孙子,虎毒尚不食子,霍家人一门心思搞臭她名声。除非是为了逼迫她让位,赶紧给霍东临娶新的?
霍家人不重要,关键是霍东临怎么想。
今天初步接触下来男人不像是抛妻弃子的。
姜宁宁很快冷静下来,掐起掌心,疼痛让眼尾瞬间泛红,开始她的表演。
“婆婆估计忘记我们随军的事情了,她也是出于担心。”
哪家婆婆因为担心儿媳不见了,故意往她身上泼脏水的?
在场的人都是人精。
尤其是军嫂们,都或多或少受过婆婆的气。
再看看姜宁宁脸蛋惨白惨白的,一副随时要病倒的模样。像她这样瘦成一道闪电的军属不多见,可见平时在老家被婆家欺负成什么样了?
“这孩子跟霍东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肯定是他亲生的。就算你婆婆不喜欢你,孙子儿女总归是霍东临的血脉,也不能不认吧?”
“基地里的军人与外面不一样,经常需要执行秘密任务。说句不好听的,哪天就回不来了,这对龙凤胎就是霍东临唯一的骨血。”
“老太太疯了不成?”
……
军嫂们义愤填膺,完全不能理解田翠芬的做法。
“宁宁,你是不是被婆婆打了?”
文秀英惊呼一声,突然撸起姜宁宁的袖子,纤细的胳膊上,有一道深深的青紫痕迹(刚才磕碰的)。
还有她的手背上,几天前被油渍烫着的淤青的印记还没彻底消下去。
满满才不信老天爷,如果真有老天爷,怎么不把奶奶一家给劈死。
“你现在就用纸写下来,立军令状。”
在火车上这几天,满满跟薛老补习不少军中的知识。
一旦爸爸不能完成任务,就会以军法处置。
霍东临没想到儿子连军令状都知道,对他的机警与应变能力感到自豪,与此同时心中酸涩。
要不是为了保护生病的妈妈跟妹妹,满满才四岁的孩子,心智又怎么会变得如此成熟?
“好。”霍东临跟医务人员借了纸笔,也不糊弄儿子,认认真真的立下军令状,并且按照儿子要求一式两份。
满满小心翼翼地叠起来,一张放进妈妈口袋里,另外一张放入自己荷包。
等薛爷爷过来做客,就让他帮忙保管。
那位孙爷爷虽然官职也大,但他与爸爸亲近,兴许会包庇爸爸,他才不傻。
就在这时,姜宁宁终于“醒”过来。
其实她早就苏醒,正好听到父子俩探讨钢琴的事。
心里正琢磨着借口,没想到儿子率先把霍东临糊弄过去了。
等日后男人再提起来,自己一口咬定玩垃圾时无师自通,天赋异禀。
难不成他还能猜到妻子换了人不成?
“妈妈,你要不要喝水?”
“妈妈,你还难受不?夏夏帮你吹吹,痛痛飞走。”
两个崽子立马扭头将屁股对准霍东临,围在姜宁宁身边,端茶倒水忙前忙后,嗓音如同撒了蜜糖般甜滋滋的。
霍东临摸了摸鼻子,心里有些吃味。
但一想到母子三人相依为命,这点醋意很快烟消云散。
他起身对姜宁宁说道:“你是急性肠胃炎,医生已经输完液,开好药,现在可以回家了。”
姜宁宁虚弱地朝他笑了笑,茶气十足:“我们不问自来,会不会打扰你?要是基地不方便,我带孩子在江城租房子住。”
她的体贴,让霍东临冷冽的面容缓和几分,“基地配置有房子,刚才已经派警卫员去帮忙打扫了。只是我以前一直住在四人宿舍,东西不多。”
姜宁宁眸光微闪。
住四人间,说明身边的确没有其他女人,这条离婚的原因算是作废了。
不过,男人对他们母子三人心怀愧疚,以后的津贴都上交。
钱,捏在自己手里。
还能借身体孱弱拒绝夫妻生活,盘算下来似乎不亏。
姜宁宁神情愈发温柔体贴了,“没关系,怪我们事先没通知你。现在就出院吧,趁时间还早简单收收拾拾。对了,这里有供销社吗?可能需要买几床被子。”
“有,你不用担心,等会儿我去买。”
闻言,姜宁宁从包袱里翻出一沓钱和票来,塞进男人手里,俏皮地眨了下眼睛:“我皮肤嫩,东西只能挑好的,否则浑身会起疹子。这钱是我卖工作得来的,你先拿去用。”
霍东临垂眸看她苍白的脸,眸色幽深。
姜宁宁故意这么说,是在照顾他男人的面子。
他身上津贴一分不留,每个月都寄回去,不过上次边境任务,马上就有一大笔奖金发下来,再还给她。
纺织厂的房子和工作等于是姜宁宁的嫁妆,他是男人,没必要让妻子拿嫁妆补贴家用。
“队长,不好了!”
门外突然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警卫员跑的满头都是汗,“张军嫂看中您选的房子,带着五个孩子往门口一躺,说什么也要换。”
姜宁宁:!
居然有人想不开要跟她抢房子?
但文秀英和其他人不知道啊。
本来因为姜宁宁容貌还有几分不舒服,看她过的比自己惨,那点隔阂彻底没了。
“不是的,我婆婆……她脑子其实出了点问题。”姜宁宁咬起下唇,面色有些难堪,也有两分痛苦。
却慢悠悠丢下一颗炸弹。
众人被突如其来的神展开,惊的说不出一句话来。尤其是刚才说老太太疯了的人,表情更是愕然。
她纯属胡说八道,居然他妈是真的!
可姜宁宁目光那般真诚,眼里的痛苦与挣扎,丝毫不作伪。
要是老太太脑子没问题,为什么会突然打电话给儿子,说随军的儿媳妇跟人私奔了?
也难怪姜宁宁刚才会说,老太太忘记他们随军的事情。
一阵海风拂来,吹得姜宁宁的棉袄鼓胀起来,露出一截腰身,细细的仿佛随时会折。
她像一朵脆弱美丽的水仙,声音低沉暗哑:“我婆婆前年摔了一跤之后,就经常记不住事情,记忆也是混乱的。明明前一天才领走我男人孝敬的津贴,次日又跑过来要,一分都不留给我们。发病起来连亲孙子都不认,前一秒还在对我笑,后一秒暴跳如雷,但我不怪她……”
众人越听眉头越紧,听起来老太太的精神的确挺不正常的。
“为什么不怪她?”文秀英急急追问。
她这妹子简直太善良了!
姜宁宁长长地叹口气,声音充满怜悯:“因为有时候,她把我认成了她女儿霍春芳,爱之深所以责之切。”
“当年春芳为了逃避下乡,跟同学坐火车逃跑,差点被红卫兵以“乱搞男女关系”为由抓起来。”
“我问过大夫,我婆婆这病在医学上叫阿尔茨海默症,会伴随一定的精神失常。”
众人:?
众人:!!
他们脑子有点乱,突然整理不过来。
也就是说,姜宁宁的婆婆其实得了一种疯病,不仅搜刮走津贴,还把姜宁宁当成与野男人私奔的女儿。
什么同学?
肯定就是野男人。
当然用更简单的话来说,她婆婆疯了。
疯子的话可信吗?
必然不可信!
夏夏小奶音恍然大悟:“奶奶经常来要钱,还总是会变脸。私底下偷偷掐我和哥哥,说我们是野种,还骂妈妈,原来是因为她脑子不好。”
虽然奶奶脑子坏掉很可怜,但依旧很可恶。
四岁小孩子不会骗人,众人惊讶的合不拢嘴,所以老太太是真疯了!
姜宁宁垂下眼睑。
她不怕有人去查,田翠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常常在纺织厂家属院撒泼。
霍春芳是跟好几个同学一起逃跑,红卫兵抓住的却只有她和另外一个男同学。
真相不重要,重要的是案底留下什么。
小说中开篇年代双宝千里寻父前多么悲惨,妈妈惨死风雨夜,恶毒奶奶霸占纺织厂两个工作,一个给二伯,一个给姑姑。
但姑姑因为案底政审没通过,奶奶就卖掉工作换成钱,而原主草草裹了席子扔到荒郊野外。
姜宁宁才看了十分钟开头,不知道小说结局如何,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女主。
此刻,她抱着夏夏,眼眶瞬间就红透了。
“走,我带你去风纪办,找他们说清楚。”文秀英油然而生一股正义感。
有了她带头号召,其他军嫂纷纷响应:“没错,要求风纪办尽快澄清谣言,还姜同志一个清白。”
热心的军嫂们浩浩荡荡地簇拥姜宁宁往基地走,路上逢人就抓过来做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