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小说 女频言情 明末:让你监国,你怎么登基了无删减+无广告
明末:让你监国,你怎么登基了无删减+无广告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救赎小艾

    男女主角分别是陈新甲朱慈烺的女频言情小说《明末:让你监国,你怎么登基了无删减+无广告》,由网络作家“救赎小艾”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这么说,你是洛阳那边逃难过来的?”“回大爷的话,小女子家在洛阳东面三十里外的镇子上,家中有几亩薄田,本可勉强糊口度日......谁料战事一来,小女子一家在路上走散,现在就只剩下我跟父亲,父亲还不幸染上风寒......”“我们已经好些天没吃东西了!要不是碰到大爷,恐怕小女子跟父亲只能饿死了......”客栈之中,李定国正与逃难的女子攀谈起来。女子一边说一边啜泣,那水灵的模样惹得李定国十分怜惜。他不仅主动派人帮女子在客栈安顿下来,还找来了大夫为其父诊治。“别叫我大爷!我可不是什么大爷......我跟你一样,也是穷苦百姓的孩子......”李定国说罢心中颇为感慨。当初要不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他也不会加入流民的队伍,不会跟着大西军一起造反...

章节试读

“这么说,你是洛阳那边逃难过来的?”
“回大爷的话,小女子家在洛阳东面三十里外的镇子上,家中有几亩薄田,本可勉强糊口度日......谁料战事一来,小女子一家在路上走散,现在就只剩下我跟父亲,父亲还不幸染上风寒......”
“我们已经好些天没吃东西了!要不是碰到大爷,恐怕小女子跟父亲只能饿死了......”
客栈之中,李定国正与逃难的女子攀谈起来。
女子一边说一边啜泣,那水灵的模样惹得李定国十分怜惜。他不仅主动派人帮女子在客栈安顿下来,还找来了大夫为其父诊治。
“别叫我大爷!我可不是什么大爷......我跟你一样,也是穷苦百姓的孩子......”
李定国说罢心中颇为感慨。
当初要不是在家乡活不下去了,他也不会加入流民的队伍,不会跟着大西军一起造反四处流窜。
“这狗乱世!难呐!”
“都怪那遭瘟的皇帝,要不是他,世道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他娘的,他倒是享受到了,天天躺在皇宫里吃山珍海味就够了,晚上再抱着几个娘们儿睡觉......”
“那小日子可比我们这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哈哈强多了!老子当初但凡要有一口吃的,也不至于背井离乡把脑袋挂在裤腰带上......”
李定国说着就悲伤起来,只不过一转头就看到满是诧异的女子,顿时就把自己的嘴巴给闭了起来。
这里可不是敢乱说的地方!
再怎么说现在也属于官军的地盘,万一不小心被人发觉自己的身份,恐怕自己这条命就要交代在这里了!
朝廷下发的通缉名单中,他李定国的脑袋虽不如义父张献忠那么值钱,却也还是能够排的上号的。
“爷,您放心吧!您是小女子跟父亲的救命恩人,从今以后小女子这条命就是您的了......”
“哎!别这样,我也没做什么事情!你可是还没出嫁的大姑娘,怎么能跟着我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面的......”
尽管李定国的话语中都是拒绝,可他的目光却在不住地打量着眼前的女子。
高鼻梁,瓜子脸,面若桃花......这些都还没什么,最吸引李定国的还是那浑圆的身段,哪怕穿着厚实的衣服,仍旧能够看出若隐若现的丰韵。
“娘说屁股大能生儿......这样的要是娶回家,我老李家的香火肯定会旺盛的......”
李定国越看越喜欢,到后面眼神都开始灼热起来。女子注意到他的目光,不由得羞涩起来,低着的脸颊都已然是一片绯红。
正在气氛暧昧起来之时,突然,一道声音传了过来。来人正是从医馆里请来治病的大夫。
“姑娘,你爹......他快不行了!”
“啊?父亲......”
女子尖叫着就朝客房那边跑去。
李定国站在原地愣了一下,也只是片刻,他就起身朝客房那边跟了过去。
另一张桌子前的几名手下起身跟随,才走没两步就被李定国叫住,“踏马的,老子去看老丈人,你们跟来做什么?”
“将军,您一个人去太危险了!”
“危险你大爷!咋滴?她一个弱女子还能把我给那啥了?”
手下面面相觑,只能任由李定国跟了进去。
眼看着女子就进了客房,李定国也掀开帘子闯入其中,可没想到,他才刚把身子探进去,两把绣春刀就架到了他的脖颈上。
“敢动一下就让你的脑袋搬家!”
客房之中,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带着两名番子等候已久。女子站在一旁沉默不语,她的父亲,也就是那个看起来要饿死的老头此时已经像没事人一样坐直了身子。
“玛德!中招了!”
“你们是什么人?”
李定国低声咒骂一句,朝着女子投去了怨恨的眼神。看完以后又将目光落到骆养性的身上。
骆养性也是一愣。
心中不由暗道,“这个乡巴佬连绣春刀都不认识?”
“我是何人现在你不必知道。”
“有人要见你,跟我们走一趟就是了!”
骆养性说完一挥手,没等李定国做出回应,旁边的番子吐出一道迷烟,李定国都没挣扎便很快一头栽倒下去。
“快,所有人都撤走。”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人护送到京师!”
“记住,哪怕我们都死了也不能让他出事!这是上面的命令......带不回他我们所有人都不用回去了!”
锦衣卫的效率还是相当高的,不多时他们的马车就出现在城外。
为了防止李定国的手下来追击,骆养性临走之前还派人去县衙报官,特地把大西军探子混入城内的消息给泄露出去。
“快。”
“把这包围起来,一个都不许逃走!”
一队官兵出现在客栈门口。
这一幕把李定国的两名手下都吓了一跳。
流贼出身的他们可不会隐藏,当即就掏出携带的兵器跟官兵干了起来。其中一人还冲一名年龄小的汉子喊话,“六子,这里我们先顶住,你快去通知将军!”
“好。”
被唤作六子的汉子很快进去转了一圈,可瞧了许久都不曾发现李定国的踪迹,六子见状只得焦急地大声喊了起来,“将军!将军!官差发现我们了......”
无人应答。
偌大的客栈仿佛没有一个人。
连之前的店家和跑堂的小二都一同消失了。
“糟!出事了!”
六子很快冲到大堂,同伴们见他独自一人出来都很惊讶,“六子,将军呢?”
“老二,我们被骗了!”
“快撤!”
围攻的官差越来越多,六子一行的死伤也越来越多。在一阵厮杀过后,最终只有六子一人在掩护下夺下一匹快马逃走。
“六子,回去告诉大王,让他屠了这狗地方替兄弟们报仇......”
————天色渐亮,一抹嫣红染透天际。
通往北直隶的官道上,一辆马车正加速朝京师狂奔而去。
在马车周围,还有十几名汉子骑着高头大马护卫左右。
骆养性和手下的十几名番子两天两夜没有闭眼,甚至连饭都没吃上一口。
在他们的连夜赶路下,目的地已经越来越近了!

夜幕降临,天空漆黑如墨。
乾清宫内隐入一片暗淡。
崇祯帝朱由检所住的暖阁外,太子朱慈烺正驻足徘徊。
“殿下,皇爷说今天太晚了!您要是想见他的话,还是明儿再来吧!”
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暖阁中缓缓走出,他是崇祯帝的贴身太监王承恩,也是大明朝司礼监的秉笔太监,统领内外军营、提督九门,是内官之中的第二人,可谓是位高权重。
纵使如此,在看到朱慈烺时,王承恩依然做出了行礼叩拜的动作。
“王大伴,不必如此客气!”
朱慈烺亲自上前将其搀扶起来。
历史上的王承恩在京师被攻破时陪着崇祯帝在煤山一同自缢,如此忠心之人,哪怕是宦官,也让朱慈烺心底里颇为敬佩。
“父皇的病情到底如何?”
“回太子爷的话,奴婢不敢骗您,皇爷的情况.......不太好!御医说皇爷中风了!现在只能静养起来......至于日后能不能好起来,御医也实在没个准信儿......”
朱慈烺听罢面色沉重,叹息一声。
“王大伴,这段时日父皇就拜托你了!”
“太子爷,这是哪里话!奴婢自小陪着皇爷一起长大,伺候皇爷也是应该的......”王承恩回道,“皇爷给给奴婢吩咐过,而今朝局不稳,若太子爷有什么地方需要奴婢去做的尽管开口......”
“倒真有一件事情需要你帮忙!”
朱慈烺直言不讳。
“王大伴可知父皇的内帑还有多少钱?”
“这......”
王承恩面露难色。
“太子爷,不是奴婢不想帮您!只是内帑里面的钱皇爷一向看得很紧.......不是皇爷舍不得,实在是朝廷内外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国库没银子的时候总是皇爷自己掏钱去补贴......有时候都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去花......”
“王大伴,孤知道父皇不容易!”
“可孤必须告诉你,孤最近收到消息,再有两月不到鞑子就会南下,而今京营兵力空虚,若是不及早调兵,到时候鞑子来了京师如何抵挡?”
王承恩一听这话面色也是一紧。
可他仍然没有松口。
“殿下,并不是奴婢不想帮您!这件事情奴婢必须去问问皇爷才行.......”
“好,我等你消息。”
很快,王承恩回到暖阁内,当玉榻上的崇祯得知朱慈烺准备问他要钱以后,原本浑浊的眼神马上变得清醒起来。
“烺儿要钱做什么?”
王承恩可不敢提及鞑子南下的事情。
他深知崇祯帝是个急性子,万一说出来,恐怕会给这位爷急出个好歹!
“太子爷说百官们都在朝他讨要朝廷的欠俸......”
王承恩小心翼翼开口,“皇爷,要不然就从内帑中给太子爷调拨一些银钱吧?现在太子爷刚监国,需要用钱的地方也不少.......让他给那些官儿发了俸银,那些官儿也能在政务上多配合一下.......”
“放屁!”
崇祯一听这话就火了,他的嘴角不断抽动,半边脸颊也扭曲起来,“那些该死的......官儿!要是谁敢不听烺儿的就直接砍了.......”
“给他们俸银?以为朕...咳咳...不知道他们私下里贪污了多少吗?”
“皇爷,您别激动!千万别气坏了身子,咱们不给他们就是了.......”
崇祯帝的咳嗽声越来越大,吓得王承恩赶忙让身边的小太监去叫御医。
片刻后,王承恩在暖阁外将这一切告知朱慈烺。
“殿下,您还是请回吧!”
朱慈烺无奈地摇摇头。
“唉!”
“王大伴!你好好照顾父皇,孤回头再来!”
没能从崇祯的内帑中搞到银子,朱慈烺也并不意外!
他知道崇祯的小金库恐怕也没多少存银!毕竟松锦大战就几乎把崇祯的家底消耗殆尽,崇祯短时间又没办法从其他的地方搞钱!
好在朱慈烺早就有了预备方案!所以,在要钱无果之后,他便正式打算实施这一计划!
翌日一早。
东宫。
“臣孙传庭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孙传庭一改此前的狼狈模样,穿上了二品大员才有资格穿的红色官袍。此前的他虽是封疆大吏,却始终未能进入朝廷的核心圈子,如今朱慈烺亲自启用他,也让孙传庭看到了一丝希望。
“爱卿平身!”
朱慈烺道,“你还没吃早点吧?吴忠,让御膳间再送一份过来!”
孙传庭循着目光看去,朱慈烺的案桌前摆放着两碟咸菜加一碗白粥。纵使简单,朱慈烺却吃得有滋有味!
如此画面也让孙传庭顿时恍惚起来!
昔日他眼中的崇祯帝也是如此,生活上十分清贫,不仅在吃上面节俭,甚至连衣服都要打补丁,那时候他可是在心中把崇祯帝当成了圣君的。
只不过,多年君臣相处下来,崇祯帝在孙传庭心目中的印象已然崩塌!
“孙爱卿,关于京畿防御一事你可是有了什么想法?”
“殿下。”
孙传庭拱手道,“昨晚臣回家后一夜未睡,思来想去,而今朝廷抽调精锐北上一事恐怕不太乐观......”
“辽东、宣大、蓟镇三地兵马不宜妄动,陕西三边需要防备李自成北上,也不可轻易调动。想来只有山东的刘泽清部以及湖广的左良玉部......可这些骄兵悍将恐怕不一定会听从朝廷的调令.......”
“即便他们来了,一旦鞑子势大,这些人万一带头逃跑,恐怕到时候将会兵败如山倒......”
“所以,臣以为最好的办法是调回勇卫营。勇卫营战力不行,可守城问题不大......”
孙传庭口中的勇卫营,就是成祖朱棣时留下的三大营,其中包括三千营、神机营和五军营,一直是直属于朝廷的中央禁军。
曾经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军事力量!
可惜,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大营吃空饷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到嘉靖时期就只剩下一个空壳子。曾经的十几万精锐大军变成五万,且全部都是老弱病残!
这样的军队,如何能够抵挡得住鞑子的兵锋?
崇祯登基以后,将三大营改编成了勇卫营。
勇卫营的统帅,则由大内提督太监曹化淳担任,其下属黄得功、周遇吉、孙应元都是当世猛将,先大战李自成、张献忠带领的义军,又鏖战后金八旗。
战绩不可谓不出色。
此前勇卫营被分成几部抽调到各地去平叛,因为表现不错,又非常听话,所以一直放在外面并未召回。
“勇卫营经过多年征战,而今只剩下八千余兵马。孤以为,当趁此之时招募新兵补充进去......”
“招募新兵一事也交给你!孤知道你练兵有一手......”
朱慈烺如此爽快,孙传庭也顿时激动起来。
“请殿下放心,孙传庭必定不辱使命!”
“但是......”朱慈烺打断了他,“而今国库空虚,父皇内帑里的银钱也没多少,募兵加京畿防御一事恐怕不是一个小数目.......”
孙传庭的脸色顿时暗淡下来。
他如何不清楚朱慈烺所说的!
大明朝一直以来的问题就是缺钱!从各地流民四起开始,从崇祯帝派他去陕西平叛开始,一切都是因为没有钱!
若是朝廷有钱,九边的军队不会欠饷,战斗力也必定不会大打折扣,如此一来关外的鞑子不会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若是朝廷有钱,那么陕西河南之地遭遇大灾之后,朝廷就能想办法赈灾!而不是为了平叛继续加征赋税,让本就贫苦的百姓们愈发雪上加霜,从而被逼成为流贼的一部分!
“钱现在确实没有!”
“不过,孤倒是有一个办法搞钱!孙传庭,孤想把这件事情交给你去做,你愿意吗?”

听到朱慈烺的话以后,杨天宝激动都快哭了!
他跪在地上不要命地朝朱慈烺一个劲儿叩首,“太子爷,俺给您磕头了!您放心,俺生是您的兵,死也是您的兵,以后太子爷让俺打谁就打谁!”
朱慈烺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
杨天宝浑身颤抖,最终在两名兵丁的搀扶下才走下高台。
这一幕很快引爆了现场。
无数兵丁一辈子都没见过什么大人物,如今见到大明帝国的储君如此平易近人,许多人兴奋地连话都说不明白。
人群中的史老大史老二两兄弟看到这一幕也忍不住惊呼起来。
“老大,这太子爷确实不一样......往日里别说是这样尊贵的人,就是城门口的官差见了咱们也爱答不理的啊!”
“老二,你知道什么?太子爷这是在收买人心呢!”
史老大压低声音在弟弟耳边说道,“这种把戏咱又不是没见过!咱确实没怎么读过书,可咱知道人都是会演戏的,尤其是这些大人物!别看他现在好像对咱们很不错,这是希望咱们以后去给他卖命呢!”
史老大看起来很是不屑一顾。
“咱可不蠢!就这样可别想骗我!”
“告诉你,将来上了战场打不过就跑!咱们就是拿钱办事,一个月就二两银子玩什么命啊!”
史老二迷糊地点点头。
“原来是这样!”
“不过太子爷亲自给咱们这些大头兵发钱也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了.......要是能一直这样多好!二两银子够咱们家用好久了......”
近乎两万兵丁排成长队,按照名册一一朝高台上走去。当史老大跟史老二两人快走到朱慈烺面前时,时间已经来到下午。
朱慈烺足足发了三个时辰的饷银,亲自把每一个大头兵的钱都递到对方手中。
“大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您看看,太子爷这么久连口水都没喝过......要不然您去跟太子爷说说,换个人去干这件事情吧!”
总兵黄得功站在一旁对孙传庭道。
作为坚定的保皇派,黄得功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
孙传庭见状也点点头。
他起身走到朱慈烺面前,压着声音开口道,“殿下,您忙了这么久连口水都没喝......不如您先在一旁休息吧!微臣可以帮您代劳这些事情......”
“不行。”
朱慈烺想都没想直接拒绝。
“日后孤可以那样做,但今天绝对不行.......孤想要取信于将士们,那就必须让他们看到孤的行动......”
“话虽如此。可殿下万金之躯,近日天气又凉,万一有个风寒感冒的话......还是请殿下为龙体考虑吧!”孙传庭再度劝说道。
朱慈烺摆摆手,“爱卿不必劝我!”
“你也别在一旁闲着!马上就到饭点了,先去给将士们准备饭食吧!孤发完了饷银就走......”
“诺。”
得到命令的孙传庭选择离开。
高台上,史老大史老二这两个大头兵终于来到朱慈烺身边。首先上去的是史老二,他看起来很是激动,尤其是朱慈烺主动跟他握手时,史老二几乎控制不住自己一下跪倒在地。
“小民给殿下磕头了!”
“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看到弟弟如此行为,史老大表面上没太大反应,可实际上心底里却是极为不屑。
“哼!老二这家伙真是不顶用!”
“不就是握个手吗?有什么了不起的?给点小恩小惠就把你哄成这个样子?真是丢人!”
轮到史老大时,史老大故意摆出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既没有其他人的慌张,也没有其他人的战战兢兢。
如此态度倒是博得了朱慈烺的好感!
“不错!有点大将风范......”
“你叫什么?”
史老大愣了一下,他没想到朱慈烺会开口询问自己。
“回殿下的话,我叫史老大。”
“这是你的真名?”
“我娘说起个歪名好养活!”
“好名字!就算是孤见了恐怕也得叫你一声老大......哈哈哈.......”朱慈烺的玩笑让史老大颇为诧异。他以前见到的大人物可不是这样的。
那些大人物可都是仰着脑袋看他们的,恨不得把鼻孔露给他们。
对他们这些穷苦人家也全都不当回事儿,别说是多说两句,哪怕是稍微站近一点靠在对方,对方都得马上捂住鼻子,仿佛他们身上的穷酸味污了这些大人的口鼻。
“行!下去吧!”
“孤记住你了!这个名字不错!好好干!”
朱慈烺拍了拍史老大的肩膀以示鼓励。
等到史老大下去之后,史老二马上迎了上来。
“老大,刚刚太子爷拍你肩膀了......感觉怎么样?”
史老二一脸羡慕。
“什么怎么样?不就是拍一下肩膀吗?瞧你那个样子,丢死人了......”
史老大一脸鄙夷。
史老二才不管这么多,说着就要把手朝他的肩膀搭上去。然而史老大却鬼使神差地一下推开了史老二的手,似乎很怕他靠近自己刚刚被拍的左侧肩膀。
“嗯?”
“你干什么?”
“太子爷拍过的肩膀我碰碰怎么了?咱俩是亲兄弟,你就这么小气......”
“一边玩儿去......我这是肩膀不舒服!”
“我碰碰又不干什么?沾沾龙气不行吗?”
“哎!老二,快把你的手给我拿开......再这样老子翻脸了啊!说了不能碰就不能碰......”
夕阳出现在远处的天边时,朱慈烺终于把饷银给发完了!见到名册全都对得上号,朱慈烺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
“累死了!”
朱慈烺一屁股坐在椅子上,身旁的太监吴忠马上过去替他揉捏肩膀。
咕噜。
朱慈烺的肚子忽然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本来准备回宫的他突发奇想,觉得很有必要去看一下将士们的伙食。
“走!去吃饭。”
朱慈烺说着就朝营地走去。
这倒是把赶过来的孙传庭给吓了一跳。
“殿下,您这是......”
“孤要去吃饭!怎么了?”
“您要是想吃什么还是去城里吧!这里是军营,恐怕殿下吃不惯这里的东西......”
“这叫什么话?将士们能吃,孤为什么就不能吃?”
朱慈烺道,“别废话!快带路!”

京营。
自从朱慈烺给士兵们发完第一个月的饷银以后,整个营地里的士气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涨。
伙食的提升也进一步让士兵们的体魄有了明显的改变。
军中一日三练,早晨会进行耐力训练,中午则进行战阵配合,到下午开始教授军中搏杀技术。这还仅仅只是步卒们,骑兵营跟火枪营则有其他的训练项目。
“感觉如何?”
中午时分,朱慈烺带着李定国在营地转了一圈。
“还行!”
李定国淡淡地点点头。
“哦?这么说你们大西军比这还厉害?”
“比别的我不敢说,比不怕死的话我们大西军精锐敢说第一没人敢说第二!殿下的兵马看起来很强!可大多都是新兵,一看就没上过战场......真要是打逆风仗的话,恐怕是打不了的......”
“大西军就能打逆风仗吗?”
“我大西军将星如云,打的逆风仗多了去了.......”
李定国说着一脸自豪。
朱慈烺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既是如此,不如你把你的兄弟们都叫过来.......孤向你保证,只要他们肯为朝廷效力,那么来日封侯拜相不在话下.......”
一听到朱慈烺这话,李定国知道自己说漏嘴了!赶忙笑着摆手,“殿下.......其实是我说错了!大西军能打的没几个,我刚刚那是吹牛呢!”
“是吗?”
朱慈烺忽然压低声音问,“你是说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不行?”
李定国脸上出现从未有过的惊骇。
大西军可不止这几个将领,但确实是这几人最有本事。他知道朝廷对大西军有所了解,可他不知道太子殿下竟然也会对大西军内部这么了解!
一时间,李定国吓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殿下。”
正在两人交谈之际,穿着铠甲的孙传庭看到了朱慈烺。经过长时间的相处后,孙传庭已经成为了朱慈烺的铁杆嫡系,两人的关系也变得非比寻常。
朝着朱慈烺行礼之后,孙传庭下意识瞟了一眼朱慈烺身边的李定国。
“怎么这人看起来有些眼熟?”
孙传庭心道。
“伯雅!军中的午饭好了吗?”
“若是好了,孤中午就在军营中吃了......”
“殿下来的正是时候!”
孙传庭一边带路一边说,“军中今日正要加餐......”
朱慈烺一行朝着吃饭的地方赶了过去。
朱慈烺人才刚到,营地里的士兵们就跟他打起了招呼。
“小的参见太子爷!”
“史老大,最近军中伙食如何?可吃得惯?”
“回太子爷的话,营地里伙食不错,小的都吃胖了......前两日休假回家我娘都快不认识我了......”
“你娘不认识没关系,你老婆认得就行!哈哈哈......”
朱慈烺的几句戏言,惹得一旁的大头兵们哈哈大笑。
李定国看着这一切都有些傻眼!
“太子爷在军中的威望这么高吗?”
李定国常年在行伍中,他知道大头兵们真正拥戴将领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所以,见到这些士兵们的模样,李定国不由得对朱慈烺产生了新的认知。
很快饭菜端到桌上。
“猪肉炖粉条?”
看着端上来的饭菜时,李定国又傻了,“特码的明军吃这么好?这伙食比太子吃的都强多了,好歹有肉啊!有油水吃了就有力气......”
——朝霞渐起,天空愈发明亮,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东宫正殿的石梯上。此时朱漆门内,六部主管与内阁大臣全都在此。
这是朱慈烺专门设立的小朝会。
尽管距离龙椅不过咫尺之遥,可如今的他还不是名义上的皇帝,乾清宫依然是崇祯的地盘。
所以他只能把小朝会的地点放到东宫这边。
朝会开始,一道人影从队伍中站出。
“殿下,臣有本奏!”
说话的人是刚调任到京师的史可法,作为明末历史上最著名的文臣之一,史可法最引人称道的无疑是他的气节。
宁死不屈,哪怕高官厚禄放在眼前也绝不背弃自己的忠诚与信仰。
这样的人世间少有!
这才是士大夫的风骨!
不过,撇开忠心与气节来看,史可法在能力上,尤其是军事指挥能力和战略眼光上就显得很是平庸。
历史上江北四镇完全可以出兵占领河南与山东,趁着两地处于权力真空的状态去经营一下,但史可法没有这样干。
不仅如此,史可法还在弘光帝朱由崧登基之前被迫搞了一个“福潞之争”,都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还在党争内斗,不得不说这一点是极其愚蠢的。
后来江北四镇之一的兴平伯高杰被害,高杰妻子邢氏害怕高杰儿子震慑不住高杰部将,于是想让其子拜史可法为干爹!
这对于当时的南明小朝廷而言可是绝佳机会!
本来四镇兵马都是不听朝廷的,此时有这样的机会可以收服高杰余部人马,这对于没有嫡系兵马的南明小朝廷而言无疑是天赐良机。
然而,史可法拒绝了!
理由是史可法认为高杰乃“流贼”出身,而他自己爱惜羽毛,不想因此跟流贼扯上一点关系.......结果,高杰部众得知此事以后纷纷失望透顶,没过多久就渡过淮河投降清军去了!
种种事迹,证明了史可法的能力是不足以挽救明末危局的!
所以,朱慈烺在调任他之前也早就想过,史可法这样的人忠心可用,放他处理内政断然是不成问题的,可绝不能让他染指军权,他的能力匹配不了。
“准奏!!”
坐在上方的朱慈烺回道。
“臣来京师前一直都在南直隶,发现如今沿海一带的商贾越来越多,与之相关的贸易也逐日增加......臣以为,而今朝局艰难,是否可以开放海禁鼓励民间商贸?如此一来,也可缓解朝廷的财政压力.......“史可法道。
他一开口,六部的大臣们皆面面相觑。
海禁可不是什么小事情!
事实上,对于大明朝而言,海禁可一直都是朝廷重视的问题。
从太祖朱元璋开始,海禁政策都是断断续续的,再到嘉靖时期,沿海一带因海禁问题海盗肆虐,后来好不容易剿灭了那些人,朝廷却依然没有放开还海禁的态度。
朱慈烺没有着急回答史可法的问题,而是看着六部和内阁的官员们缓缓开口,“诸位爱卿怎么看待这件事情?”
“来吧!都说一说!”

“殿下,并非是臣所不愿,可国库里实在是没银子了.......边关的欠饷已拖欠三年之久,数目有九百多万两......此前松锦大战又耗费数百万的国帑,而今朝廷连官员们半年前的欠俸都未曾发放,哪里还有什么银子去干其他的事情?”
朝堂上,户部尚书陈演一阵哭诉。
陈演一哭诉,部分大臣也赶忙站出来附和。
“殿下,您刚刚监国,可能不知道我大明朝的财政状况......如今朝廷是真的没钱了!臣已经半年没见到俸禄了,若不是从亲族那里借来一些米粮,恐怕早就......”
“臣也是如此!不仅是臣,殿内的大多数朝臣同样如此!臣恳求殿下想办法发放几个月的俸禄,可以让臣等及家眷活下去......”
附和的大臣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甚至有不少人给朱慈烺跪下了。
朝堂很快陷入一片混乱。
看着眼前的一幕,朱慈烺顿感头疼无比。他可清楚不少臣子并不指望那点儿俸禄过活,如今摆出这样的姿态,主要还是为了给他看的。
此前崇祯可没少在朝堂上乞求大臣们捐款,如今这群大臣自然也怕他这个太子搞这样的骚操作!
“肃静!”
“诸位,孤知道你们确实不容易!可这一次的事情非同小可......孤近日收到消息,鞑子准备从大凌河一带入关袭扰我大明......”
“恐怕要不了两月时间,鞑子就会出现在我北直隶一带.......如今京城兵力空虚,若是不及早招募精锐之兵,届时鞑子南下北直隶又将如何自保?”
朱慈烺一说出这个消息,整个朝堂顿时轰动起来。
松锦大战这才过去半年不到,清军若是选择在两月后南下,以京营如今的兵力恐怕根本顶不住对方的袭扰。
届时必定是北直隶危急,京师之外一片生灵涂炭!
朱慈烺本以为自己讲完后朝臣们会有所响应,可等了好一阵,包括户部尚书陈演在内的大臣们都没有太大反应。
朱慈烺有些失去耐心。
“陈演,户部能筹措出多少银两?”
“请殿下恕罪,户部实在是没钱了!恐怕无法凑足殿下所需要的数目......”
“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若殿下认为臣办事不利,臣请辞户部尚书一职.......”
陈演十分硬气地摘掉乌纱帽放在地上,此举顿时引来群臣们的一阵侧目。
朱慈烺面色一凛,完全没想到会是这种场面!
“国难当头,你身为户部尚书,不思报国却只想着请辞......这就是你的为官之道吗?好,既然如此,那孤就准了你的请辞......”
“诸位爱卿,尔等可有退敌之策?”
朱慈烺又把目光看向其他朝臣。
好一阵,朝臣们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退朝!”
朱慈烺冷冷地说了一句,便扔下大臣们起身离开。
局面比他想象的更加严峻。
朝堂上的不少臣子已经学会了明哲保身,若是想依靠他们做些事情恐怕不太现实!要想让自己的政令顺利执行,那么就必须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班底。
如今朱慈烺身边缺的是知兵且忠心的人,幸好,他知道一个合适的人选就在身边。
————大理寺监牢。
昏暗的房间中充斥着一股腐臭的味道,最靠东侧的牢房中,孙传庭正一脸绝望地躺在稻草铺垫的木板床上。
曾经的他意气风发,可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封疆大吏。在外手握重兵,擒灭“闯王”高迎祥,消灭十五股农民军,稳定了陕西的局面,可谓是功劳卓著。
而现在,他什么都没了,只不过是一个萎靡颓丧的中年男人。
崇祯十二年,孙传庭因被崇祯猜忌而下狱。
这一关就是三年,在这里,他度过了太多暗无天日的夜晚。孙传庭曾不断向崇祯请求饶恕,可惜,猜忌心重且记仇的崇祯压根儿没有放过他的想法。
“老天爷......难道我孙传庭下半辈子就要在牢里度过了吗?”
“大丈夫生来当纵横疆场为国建功,怎可被困于此苟延残喘?”
孙传庭嘴中有气无力地说着。
他的目光逐渐落到房梁上。
想到自己恐怕再无机会出去,想到自己的才能再无用武之地,孙传庭突然涌出一股决绝的勇气!于是他挣扎着爬起来,将自己腰上的布带取下。
“这样活着,还不如死了.......”
然而,就在孙传庭刚生出自缢的念头时,监牢的大门从外面打开。孙传庭听到一群狱卒起身叩拜的消息,紧跟着一道身影就出现在自己的牢房门前。
“快,把门打开。”
孙传庭的目光有些恍惚。
他并不认识朱慈烺。
在他的前半生里,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面剿贼的,对于朱慈烺这个东宫太子仅仅只是听说过而已!
“孙传庭!”
“你可知道孤是谁?”
牢门从外面打开,朱慈烺命贴身太监吴忠搬来椅子,他坐在孙传庭面前开始打量起这个传说中的男人。
《明史》有言:传庭死而明亡矣!
简单的一句话,已经足够说明孙传庭在明末这个特殊时期的份量!历史上的他并非没有机会彻底剿灭农民军,可惜碰到了崇祯这样急性子又多疑的君主。
而等到他死后,大明朝的最后一副“家当”也没了。
自此闯军一路北上,各地关隘守军望风而降,朝廷即便知道也再无任何可调之兵!
孙传庭呆呆地看着朱慈烺,迟疑了好几秒,直到察觉对方身上穿着龙袍之后,他昏花的老眼才逐渐清醒过来,“罪臣孙传庭叩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孤不跟你兜圈子,近日父皇病了,所以朝中军政之事暂由孤来负责!”
“孤想用你!却不知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朱慈烺道。
孙传庭一听顿时激动起来,拱手便冲朱慈烺回应,“殿下,罪臣没有一日不想报效国家!而今殿下若能垂怜,罪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绝无怨言!”
孙传庭趴在地上磕头,迟迟没有起身。
好一阵,朱慈烺才开口,“孙传庭听旨!”
“孤决意调你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畿一带的防御之事!”
“孤收到消息,两月之后,鞑子将南下袭扰我大明北直隶。正值国家危急存亡之时,孤把如此重担托付于你,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