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小说 现代都市 大明:毒士御史,老朱劝我收敛白辰朱元璋后续+完结
大明:毒士御史,老朱劝我收敛白辰朱元璋后续+完结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宅博士

    男女主角分别是白辰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毒士御史,老朱劝我收敛白辰朱元璋后续+完结》,由网络作家“宅博士”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招,我说实话。”王统领急忙叫道。白辰好整以暇,笑吟吟看着在栅栏里挣扎的王统领,说道:“早点招,就不用受这个罪了嘛,何苦来哉。”王统领咬了咬牙,带着切齿恨意,说道:“我愿招供,不是为了使自己免受惩罚,而只是为了不陷胡相国于重罪之中。你这个贼子......”他突然暴喝了一声,吓了白辰一跳。白辰赶紧向后退了两步,唯恐被王统领隔着栅栏伸出来的手抓到。边上站着的狱吏见了,立刻挥刀就砍。白辰连忙阻止:“别再伤他,听他招供。”王统领再怎么武功无敌,现在也不过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野兽,焉能伤得了白辰?怕他何来,用不着再去伤他。王统领连着喘了几口粗气,恶狠狠盯着白辰,红着眼睛叫道:“胡相国一心为国事操劳,你等小人为了一己私利,却在背后害他。我昨日刺...

章节试读

“我招,我说实话。”
王统领急忙叫道。
白辰好整以暇,笑吟吟看着在栅栏里挣扎的王统领,说道:“早点招,就不用受这个罪了嘛,何苦来哉。”
王统领咬了咬牙,带着切齿恨意,说道:“我愿招供,不是为了使自己免受惩罚,而只是为了不陷胡相国于重罪之中。你这个贼子......”
他突然暴喝了一声,吓了白辰一跳。
白辰赶紧向后退了两步,唯恐被王统领隔着栅栏伸出来的手抓到。
边上站着的狱吏见了,立刻挥刀就砍。
白辰连忙阻止:“别再伤他,听他招供。”
王统领再怎么武功无敌,现在也不过是一只关在笼子里的野兽,焉能伤得了白辰?怕他何来,用不着再去伤他。
王统领连着喘了几口粗气,恶狠狠盯着白辰,红着眼睛叫道:“胡相国一心为国事操劳,你等小人为了一己私利,却在背后害他。我昨日刺杀你,一为胡相国鸣不平,二为天下人除贼,这便是实情。”
他剧烈咳嗽了一声,又道:“胡相国并无谋反之意,刺你之事,也出于我之本心,与胡相国无涉。”
白辰仔细观察了一下王统领的表情,觉得他说的是真心话。
他心想,看来,这倒是一个有几分公义和侠义心肠的硬汉子。只是可惜,他被那狡猾似狐狸的胡惟庸装在了套子里,受到了蒙蔽,忠奸不辨,好坏不分。
此人,倒也不急着杀,留下来,或许有用。
想到此,白辰脸色一变,正色道:“我将此话禀告皇上,你等众人,送他去好生医治,不可有误。”
几个狱吏虽然心中不解,可听到白辰将皇上两个字搬了出来,哪里还敢问个为什么?他们立刻安排人,将王统领转出牢房,送到医治。
白辰拿着王统领的口供,来见朱元璋。
朱元璋听知实情之后,叹道:“可惜一个铮铮铁汉,却误入了牢笼之中,可惜,可惜。没办法,错已铸成,只好将他付之狱吏,斩首示众了。”
白辰道:“此人杀不得。”
朱元璋问:“留他何用?”
白辰上前一步,道:“敲山震虎。皇上,您是否相信,胡相国真有谋反之心?”
朱元璋凝视细思,片刻之后,说道:“胡惟庸擅权专断,嚣张跋扈,朝野之间议论不断,只是现在真说他有反意,也有些武断。”
白辰又上前一步,问道:“那么皇上您觉得,胡相国将来是否会反?”
朱元璋微微摇头:“此事不好说,若照此下去,难保有一日,他不会生出异心,做事谋反之事来。”
白辰现在,已站在了朱元璋面前。若是其他臣子,一定会被朱元璋训斥一番,甚至有可能贬斥不用,或者下狱治罪。
可白辰不一样。
一来,他年纪甚轻,在朱元璋面前,跟个小孩子似的;二来,他心机甚深,深得朱元璋器重;三来,老朱觉得,这是个忠臣。
因此,他并未见怪,而是盯着白辰,想听一听,他怎么说。
白辰道:“胡相国才干超群,于治国理政而言,当属人中翘楚。像这样一个人才,若是能够抹去他心中的不平之意,反叛之心,羁靡而用之,实为陛下之幸,国家之幸。”
说实话,朱元璋也认为,胡惟庸是一个不可多得人才。出将入相,这厮几乎都能胜任,也确实有两把刷子。
真将他杀了,少了一个治国能臣,说老朱不痛惜,那是不可能的。
若是能够像白辰所说,真能将这老胡管理得服服帖帖,叫他只知道专心做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问题是,怎么办到这一点呢?
老胡此人,可不是一个善茬,不是什么善男信女,骨子里傲气而且狂妄。朱元璋觉得,想抹去他心中的那股邪气,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说说你的想法,看是否和朕想的一样。”
朱元璋说道。
白辰一听这个话,想立刻回一句:“不知陛下所想,是何办法?”
他觉得,现在朱元璋未必有什么好办法,可一直向他问计,老朱做为一个开国皇帝的自尊心,可能又有点受不了。
于是,就想用这一句话,给自己找回点面子。
他真问了,也就戳穿了老朱的这点小心思。触怒一个多疑猜忌而且以残酷著称的开国之君,可不是什么好事。
白辰迅速将这个想法抛在一边,老老实实回道:“陛下明鉴,微臣是这么想的:留着那个刺客,以敲山震虎,做为挟制胡相国的把柄。我想,有些把柄在手,以后胡相国定会夹着尾巴做人,唯恐皇上哪一天,突然发难。”
朱元璋仰头细思,片刻之后,笑眯眯说道:“嘿,你说今天这个事儿,还真是巧了。爱卿呀,你怎么总能和朕想到一块呢?”
“这个......微臣只是灯火之明,万岁您却是皓月之亮,微臣这点想法,怎么能和皇上您比呢?”
白辰说得异常谦逊。
朱元璋听了之后,很是开心,放声笑了起来。
屏风背后,一直在偷听的马皇后听了此话,也不由得暗自发笑:“好个油嘴的小子,真会说话。”
这个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白辰之所以留下王统领,一来,确实是为了敲一下胡惟庸,叫他知道,有个把柄被自己和老朱捏在手里,以后说话做事,可得注意点。
二来,他想将王统领留在身边,保护自己。
这朝堂之上,波谲云诡,说不定哪一天,不小心触到了谁的利益,就很可能又一次被人暗中对付。
有一个忠心耿耿、知恩图报,而又武艺超强的保镖留在身边,可增加不少安全系数。
当然了,像王统领这样的人,想收留他,只收人,不收心,那是不可能的。
得想办法将胡惟庸的真面目,揭露给他瞧,叫他知道,在胡惟庸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被用来暗算忠良的工具。
正在琢磨着这个事情,白辰突然听朱元璋说道:“爱卿哪,朕觉得,你担任右都御史并不合适,想叫你另任一职,可否愿意?”

后宫,马皇后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立刻提醒朱元璋:“你说白辰得罪了胡相国,那么胡相国现在,会不会找人报复他?”
朱元璋呵呵一笑,摆摆手:“不用担心,我早就安排好了。”
朱元璋做事,滴水不露,这一点,马皇后是很清楚的。听到朱元璋这么说,马皇后也就不再担心此事。
她将话题岔开,说起了儿子朱标......
胡惟庸回到府中,肚子还气得一鼓一鼓的,好像一只蛤蟆。
“老爷,您回来了。”
相府管家上前来,殷勤小心接待。
却不料,一向稳重的胡惟庸,却飞起一脚,踢在了那弯腰低头,一脸谄媚之色的管家身上。
“滚下去。”
他低吼了一声。
管家不知道今天是日子不对,还是昨天烧错了香,怎么会将马屁,拍到马蹄子上呢?莫句其妙挨了一脚,和一句骂,使他的心情变得极为糟糕。
可这是他的职业。他的前途,他的希望,甚至于他的生死,都寄于胡惟庸身上。
心中的火苗,还没有燃起来,就被他自己迅速掐灭了。
“是,老爷请休息,老奴退下了。”
管家忍着疼,一瘸一拐,走下了堂。
胡惟庸看着管家被他踢瘸的背影,心中有几分不忍。
说起来,这个老管家随着他也有不少年了。当年在战火之中,这个管家就贴身跟随着他,用起来颇为得力。
如今,朱元璋定鼎天下,一帮臣子随之安享荣华,胡惟庸也走上了权力的巅峰。他并没有忘却管家的功劳,将整个相府内部事务,交由他来打理。
胡惟庸念旧,并非一个薄情寡义之人。只是,那一人独尊、号令天下的天子之权柄,实在太吸引他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天子之位,岂有定乎?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我胡惟庸之才干心机,并不比朱重八差什么,凭什么,那龙椅不能由我坐?”
胡惟庸气乎乎想着,一掌击在桌案之上,震得茶水溅了一桌面。
下人赶紧来收拾,胡惟庸却挥手,叫他走开。
他沉思片刻,认为现在贸然动手,私下连络,极有可能被朱元璋察觉,反而为自己惹来祸端。
此事若不秘密为之,将祸及九族。
想到这儿,胡惟庸打了一个冷战。
但是,今天在朝堂之上,他明显感觉到,朱元璋对他,似乎已有了猜忌之心。
老朱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做事情还讲究一个拿证据说话。他若是有了猜忌之心,很有可能提前下手。
宁可错杀一万,决不放过一人,老朱有这份狠劲。
证据么,没有,可以造呀!
这对朱元璋来说,就不是个事。
胡惟庸想到此,又打了一个冷战。
觊觎大位之事,眼下,万不可轻举妄动。但是,教训一下试图给自己挖坑下绊的右都御史白辰,应该没什么问题。
“来人,传府内侍卫总领。”
随着胡惟庸一声令下,一个身穿黑衣的壮年男子走了进来。他眉似刀锋,目若朗星,鼻直口阔,膀大腰圆,走起路来步履带风,脚下却轻得几乎听不到声音,好似御空而行。
“不知相国深夜叫属下来此,有可事相商?”
黑衣统领在胡惟庸面前,躬身施礼,问了一声。
胡惟庸一捋胡须,目光冰冷,语气阴森,说:“赵统领,自你进府以来,本相可曾亏负过你?”
王统领军身一震,立刻低头,说道:“相国待属下恩重如山,若不是相国从乱狱之中,将属下救出,现在,只恐怕属下早已成为荒郊野外,饿狼和秃鹫的腹中之食了。”
当年,这王统领犯下重罪。胡惟庸偶然一个机会,翻到了他的案卷,觉得此人义气深重,武力超群,很适合当死士。
于是,他就想办法将王统领从狱中救出,安置在身边,当成了一颗闲棋。
今日,这个棋子就将派上用场了。
“往日之事不必再说,现在老夫有一事想求。”
胡惟庸话说得懒洋洋,好似不在意。际上,他一边说话,两只眼睛却像带着钩子一般,紧紧盯着王统领,观察着对方脸上哪怕最微小的表情变化。
咕咚,王统领闻言,在胡惟庸面前跪了下来:“属下这条命,便是相国所赐。相国若有驱遣,属下肝脑涂地,在所不辞。”
胡惟庸见王统领说得真心实意,哈哈笑了起来:“不必这般紧张,只是一件小事而已。”
说着话,胡惟庸脸色一变,语气随之也一变,恨恨说道:“新任右都御史白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后进小辈,仗着新得皇宠,今日在朝堂之上,对老夫肆意构陷,任意侮辱。”
说到这儿,胡惟庸仰天长叹了一声,又道:“可叹我等一班老臣,随着皇上出生入死,于血雨腥风之中,身经百战,好不容易夺下了这个锦绣江山。现在,皇上却轻视老臣,重用那并无尺寸之功,只会耍嘴皮子的草包书生,实在叫人心寒。”
王统领将两只拳头紧紧握了起来,脸上显出不忿神情。
胡惟庸又道:“皇上心意难测,我等身为臣子的,自不该多说什么。可恨这白辰,鼓三寸之舌,动君王之心,坏我朝万世之基。此等竖子,实为朝廷之蠹,天下之害,我必除之。”
胡惟庸突然加重了语气:“王统领听令。”
“是。”
王统领沉声应道。
胡惟庸站起来,踱了几步,停住之后,继续道:“我命你今夜潜入御史府,将白辰捉来,待我面询。”
“是。”
“若是那白辰执意反抗,不肯就范,你可见机而为。人拿不来见我,拿他脑袋来见我,也是一样。”
胡惟庸语气森然,神情冷峻,眼神之中好像藏着万丛刀阵,无底深渊。
王统领手上,有过不止一条人命。杀个把人,而且是为恩人除害,还有个为天下除害的公义之名号,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是,请恩相放心,属下必将不负使命。若事情有变,不成功,便成仁,决不将此事牵扯半点到恩相身上。”
王统领很有职业道德,说得胡惟庸彻底放下心来。
事情成不成,都没有暴露的风险,那可太好了。
“去吧。”
胡惟庸淡淡说道。
片刻之后,一个身影飞出相府,三转两转,便消失在了石头城那黑漆漆的夜色之中。

胡惟庸无言以对。
看来,老朱是保定这个年轻却又多事的御史白辰了。
胡惟庸心中颇觉不解,不知这白辰到底是个什么来历,怎么会突然在一众碌碌无为的御史之中蹿出来,而且,矛头直指他本人。
“微臣遵旨。”
胡惟庸深施一礼,退回群臣之列。
朱元璋带着欣赏的目光,看了一眼白辰,神情却在转眼之间,突然变得冷峻起来:“你退下吧,朕累了,今日朝议,就到这里。”
说了这句不咸不淡的话,朱元璋便起身离开龙椅,在宫人簇拥之下,离开了金銮宝殿。
这倒使得白辰在一时之间,有些摸不着头脑。
本想着,借助于骤然升职的势头,得到朱元璋的宠信,从而可以跟在君王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从而早早完成一百个毒计的任务。
没想到,一腔热情,好似被朱元璋泼了一盆冷水。
夸倒是夸了他几句,但瞧老朱那样子,压根没有将他当成亲信的架势。
白辰暗道:“这可有点糟糕了。老朱不是很待见我,又当众得罪了胡相国,接下来的日子,还能有个好?”
他脑子在急速转动着,想着接下来怎么样避祸脱身。
正在这时,他目光一瞥,瞧见了胡惟庸那阴沉沉的目光,不由得心头一颤,立刻将脑袋一缩,随着群臣溜出了皇宫。
朱元璋当真没有将白辰当成一回事?这显然不可能。
在内心之中,朱元璋极为看好白辰。
凭着直觉,他认为,这是一个在历练一番之后,其才能足以担当国相的后起之秀。
可老朱这人,生于乱世,发于微末,起自行伍,知道人心叵测,懂得想当好皇帝,那就必须得讲究个帝王心术。
自己的心思,决不能被这班臣子猜到,不然,人家早早布局好,自己每一步决策,都有可能陷在坑里,那他这个皇帝,还混个屁呀。
回到皇宫,马皇后见朱元璋眉头微蹙,若有所思,上前来关心问道:“怎么这个样子?今天在朝堂上,遇到了什么危难之事不成?”
朱元璋一撩龙袍,张开双臂,由宫女上前来为他宽衣换装。
与此同时,他对马皇后说道:“倒也没有什么危难之事,只不过,胡相国......”
他瞧了一眼正在为他换装的宫女,和远处几个像避猫鼠一般,小心翼翼站着,等着听候使唤的太监,微微摇头,将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改口道:
“胡相国和刚刚升任右都御史的白辰,彼此相争,使朕颇有些烦心。”
宫女为朱元璋换好便装,倒退着走了出去。
马皇后和朱元璋是多年的夫妻,老朱一个表情,她便意识到了其中另有别情,便指着几个站在屋子里的太监,说:
“下去吧,我和皇上有体己话说。”
几个太监点头答应着离开了,并且将门从外关上。
屋子之中,只剩下了朱元璋与马皇后二人。
说实话,这是朱元璋最舒服和自在的时候。两人本为战火之中的患难夫妻,彼此知根知底,不但情投意合,在不少问题上看法还一致,简直就是同志加伴侣的关系。
老朱对马皇帝,那是又爱护又信任。
“白辰此人,颇为不凡。”朱元璋道。
“哦?为什么这么说?”
马皇后歪在朱元璋身侧,执起玉盏,为他倾了一杯贡茶。
朱元璋将朝堂之上,白辰和胡惟庸之争说了一遍。
马皇后听罢,立刻说道:“二桃杀三士?这人年纪轻轻,心机却很深,不是大忠之辈,便是大奸之徒。”
“他肯定是个忠臣,绝无害我之意,这一点,我自信不会看错。”
“那么皇上你的意思是?”
朱元璋喝了一水,胡子微微翘动,说道:“我想对他委以重任,却又不知,将他放在什么位置上好。这右都御史的位置,对他而言,并不合适,不足以施展他的才华。”
御史是个言官的职责,换言之,就是个当场打小告的工作,朝中之臣,任谁也不会喜欢这些人。
白辰若是在这个位置上,干得兢兢业业,那势必会得罪一大票人。以后,他将再擢以高位,恐怕难以服众。
御史这个工作,最好是由那些清流担任,最为合适。
白辰这个人嘛,老朱火眼金睛,也早就瞧出来了,不是个清心寡欲之徒,也是一个喜欢在红尘之中打滚的性子。
朱元璋想到这儿,霍然站起,一扬手,说道:“我想为他设一个新职位,虽无实权,却又能紧随在我身边。”
“那......”
马皇后眨了一下眼,试探着问道:“把他阉了,充为内侍?”
朱元璋闻言一愣:“啊?阉了?这怎么使得,使不得,此人不适合充当内侍,阉不得。嗯,叫他做什么好呢?”
突然,他想到了,自己的御书房大本堂。
想到这儿,朱元璋眼前一亮,拍案言道:“就叫他做大本堂行走,管理大本堂一应事务,间或代朕誊阅朝中奏折。”
这个职务虽然没有实权,可是,和群臣比起来,却和皇上亲近得多,而且能够直接面对一些绝密的折子。
在群臣眼中,白辰将会成为一个超然的存在,成为一个使他们个个争着巴结,至少在表面上得维持好关系的皇帝近臣。
右都御史府中,白辰正在慢条斯理喝着小酒的白辰,顺便叫几个下人烤点肉。
突然,他莫名觉得胯下一凉,心中一惊,又立刻恢复正常。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白辰不解。
他不知道,就在刚才,他喝着小酒,等着吃肉的工夫,在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商议之中,他差点就变成了一个阉人。
幸亏,朱元璋没有这份心思。
烤肉烤好了,滋滋冒油,香味在空气之中弥漫,诱人馋涎。
“大人,请食用。”
下人举着烤肉,一溜小跑,从厅外跑到了白辰跟前。
滋溜,白辰将美酒咽下,接过烤肉来,狠狠咬了一口,满嘴流油。
香,太香了。
暂时不能回到原来的世界,那么,在这个世界上,也不妨叫自己过得舒服些。
白辰饮酒食肉,忙得不亦乐乎。

叮!时空管理局提醒您,由于时空错乱,您被卷入了时空漩涡中,当前处于大明世界。
想要回到原世界,您有以下两个选择:
选择一:为朱元璋献一百条毒计后,就能立刻返回原世界。
选择二:身为大明御史的你活到自然死亡,身体将被时空管理局送还到原世界(非自然死亡将永远留在大明世界)
都察院大堂。
望着周围陌生的古色典雅环境,白辰人傻了。
自己不就眯了一会儿午觉吗?
怎么一觉醒来,就穿越到了这大明世界?
自己招谁惹谁了?!
不过很快,白辰就冷静了下来。
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得想办法回到原世界!
时空管理局,给他提供了两个选择。
要么献一百条毒计给老朱,要么就在老朱手底下活到自然死。
看到后面这个选项时,白辰抽了抽嘴角,人有些麻。
在老朱手底下做官,那可做不安稳。
老朱前期都还有所收敛。
可等到马皇后一殡天,以及朱标的去世,他就彻底的性情大变了,动辄对官员抄家流放。
所以白辰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有且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为老朱献上一百条毒计。
而且,还要赶在老朱性情大变之前。
待到功德圆满之时,自己就能顺利回家了。
虽然这其中可能有风险,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
另一边,甘露殿内。
“看看,看看,这群文官武将是越来越难管了!”
朱元璋啪的一下,将手中奏折扔在地上。
眼中的寒意简直能够滴水了。
一旁的马皇后见状,连忙上前安抚了起来。
“重八,他们都是随你出生入死的兄弟,能忍则忍,何必计较呢。”
面对马皇后的劝慰,朱元璋依旧深沉着个脸:
“你让咱怎么忍?”
“这胡惟庸是越来越大胆了,竟敢私底下与蓝玉这些骄兵悍将交好!”
“咱让他做中书左丞,统领百官,已经是莫大的殊荣了!”
“他现在倒好,都把手伸向军中了!”
“他眼里还有没有咱这个皇帝?”
只见朱元璋已然有些愠怒了,那双深邃的眸光,仿佛能摄人心魄!
眼见朱元璋如此,伺候在一旁的宫女们,也是默默的低下了头。
然而,作为朱元璋结发妻子的马皇后可一点都不惯着他。
她重新捡起扔在地上的奏折,扔在朱元璋身前的桌上,没好气道:
“现在知道眼里没你这皇帝了?当初杨宪那事,你干啥去了?”
“你就不能压压你那邪性?你还想得罪多少官员?”
“刘夫子也是因为那事,这段时日告病在家,许久都没去都察院上衙了,你难道不知道吗!”
一听到自家妹子的胳膊肘往外拐,朱元璋心头多少有些愠怒。
可眼前之人,毕竟是他最心疼的妹子。
没办法,朱元璋只能赔笑道:“哎唷,妹子,你这不是冤枉咱了吗,咱杀的都是贪官墨吏,清官可是一个都没动啊。”
“这样,咱这就去都察院瞧瞧,安抚下人心行不?”
“这还差不多。”马皇后嗔怪了一声,这才放心的让朱元璋离开了。
只是,朱元璋也是个老小子。
刚出大殿,就脸色阴沉了下来。
开什么玩笑?
自家媳妇儿胳膊肘往外拐,他可以忍。
刘伯温怕鸟尽弓藏,明哲保身他也可以忍。
可有一件事,他无法忍受。
那就是身为百官之首的胡惟庸,彻底暴露了他的野心,并将手伸向了兵权。
百官之首不仅能驾驭群臣,还能够统兵作战,有这样一个大权在握的臣子,那还要他这个朱皇帝作甚?
这种直接对皇权构成威胁的存在,作为一国之君的朱元璋,是最无法忍受的!
所以先前稳住马皇后是假,到都察院兴师问罪才是真!
文武官员相互勾结,可作为监察百官的都察院却没有半点动静,装聋作哑。
真当他朱元璋是好脾气?
......
很快,一袭玄色滚龙袍的朱元璋,就来到了都察院大堂。
并且,他以雷霆般的手段,迅速裁撤了一名左副都御史,以及两名右佥都御史!
其中一位佥都御史,更是被流放广西,终身不得进京!
霎时间,整个都察院内氛围凝重。
都怕自己成为了下一个被流放的目标。
当然了,他们的担心也不无道理,因为老朱今日前来,就是要清理都察院,震慑藏在背后的刘伯温以及那群淮西党!
就见朱元璋再次把那双摄人心魄的目光,盯上了右都御史韩清。
而后,声音冰冷道:“韩清,你这个右都御史做的真清闲啊。”
“这些天,朝中发生了那么多事,你却充耳不闻,是真的把咱当傻子了?”
“拿着朝廷的俸禄,却不为朝廷做事,这样的官还留着作甚?”
“你今日不给咱一个解释,咱抄你家!”
韩清:“???”
韩清脑瓜子顿时嗡嗡作响,脸色煞白。
天哪!
自己不就是明哲保身,没有弹劾胡惟庸吗?这就要被抄家了?
朱元璋此举,就连一旁早有心理准备的白辰,都不免咂舌。
上来就抄家?老朱还真是一点没变啊。
等到以后马皇后去世,朱标薨了,他还不得成屠夫啊?
白辰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献毒计的选择。
就老朱这性子,自己就甭想挺到洪武三十一年了。
只是,无论是白辰亦或者是一众都察院御史,都没料到老朱只是唬他们的,没有想过真正抄家。
其真正目的,也是为了震慑一下这些只拿饷,不办事的督察御史。
眼看现场气氛凝重到了极点,顶头上司也即将面临被抄家的风险。
就在这生死存亡之际,白辰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长吸了一口气,而后缓缓从人群中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此事不怪韩大人,是臣的主意。”
“是臣让韩大人这么做的。”
“哦?”朱元璋缓缓收回视线,旋即把那股摄人心魄的目光,又转加到了白辰身上。
见过抢着请功的,可没有见过抢着抄家的。
白辰这番顶罪操作,此刻在朱元璋眼里,已然是罪员一个了。
“你叫什么名字。”
白辰躬身行礼道:“微臣白辰,身居都察院监察御史一职。”
朱元璋闻言,当即冷哼道:“既然身为监察御史,你不会不知道督察御史的职责吧?”
“臣知道。”白辰抬起头,与朱元璋那冰冷的眸光对视,而后面不改色的缓缓道:“都察院立足之本,便是纠察百官,弹劾天下不法之事!”
“那朝堂官员相互抨击,文臣武将间相互勾结,你们都察院为何知情不奏?”朱元璋眼中的冷意,已然抑制不住。
一旁的韩清,也为白辰捏了把汗。
因为就皇帝这神情来看,不管待会儿白辰如何解释,估计都难逃其咎了。
现在,只祈祷有奇迹发生,亦或者是白辰一个人把罪扛了,不会波及到其他人。
“因为,臣认为此刻弹劾,还不是时候。”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白辰即将死定的时候,就见白辰眸光中闪过一缕坚定的锐芒,而后不急不慢的说道:
“臣有一计,能解陛下当下之忧!”
“不仅能够借刀杀人,还能让朝堂上的勋贵团体,离心离德,尽被陛下玩弄于股掌间!”
原本都准备挥动袖袍,叫锦衣卫把白辰拖下去的。
结果,朱元璋刚准备抬起的手臂,却蓦地停滞在了半空。
不仅能借刀杀人,还能让朝堂上那些令人头疼的朋党,离心离德?
如果此计能成,那确实为他老朱家解决了一件头疼的难题!
这诱惑,绝对不小!
不等朱元璋开口,一旁早已看清形势的韩清,连忙询问道:“何计?”
于是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白辰嘴角微扬,自信之色溢于言表。
“二桃杀三士!!”
唰!!
话落,整个都察院大堂内死一般的寂静,连彼此的呼吸声都能听见。

马皇后倒是有这个意思,可白辰没什么想法。
对他而言,这只不过是一个副本世界,他希望早点完成系统任务,回到现实世界。
若是答应了马皇后,在这个世界娶一门亲,再有了小白辰......简直不敢想。
那还怎么回到现实世界?
马皇后那边,白辰也不好直接拒绝,只好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委婉唐塞。
没想到,他这个敷衍了事的说辞,倒意外博得了马皇后好感,在朱元璋面前对白辰连声赞叹:
”想不到他小小年纪,有这般心胸,志存高远,实在难得呀。标儿有此人作伴,重八,我很放心,你呢?”
朱元璋当然也很放心。
这倒不是因为白辰拒绝了马皇后的提亲,而是因为,白辰主动说,愿将一半家产送与朝廷,充为军费。
白辰这么做,也是想为自己买一个保险。收了那么多礼物,就算朱元璋不闻不问,白辰心里终究觉得不踏实。
送出去一半,剩下来还有几十上百万两银子的宝物,不少了。
再说了,白辰觉得,朱元璋应该不会收。
现在是王朝初创时代,一切都在朝着向好向上的方向发展,万象更新,生机勃勃。朱元璋这种一代雄主,又怎么可能惦记白辰这个在他眼里,和小孩子一般的大本堂行走,手里那一点银两?
事实和白辰预料的一样,朱元璋嘉勉了他几句,并没有收这个银子。
到这会,白辰心里才算踏实了,觉得这个银子,总算属于他了。
第一天到大本堂上班,白辰和太子朱标来了个面对面。他发现,和霸气深沉,明察善断的皇上朱元璋比起来,太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宅心仁厚,温润如玉。
白辰觉得,这也未免太奇怪了。朱元璋不用说了,那份霸气和狠毒,放眼天下,无人能出其右。
马皇后也堪称巾帼英豪,红袖堆里的英雄豪杰。可他们两个人的儿子,却谦谦有古君子之风,实在是咄咄怪事。
不过,朱标这个性格,倒是很合白辰之意。
和君子相处,如沐春风,这就是现在白辰的感觉。
老师宋濂,一代硕儒,见了白辰以后,两只眼睛就在白辰身上来回打量,弄得白辰暗自腹诽:硕儒怎么这个样子看人?跟贼人一般。
宋濂却是另一番心思。
早听说此子胆大妄为,却又聪明绝顶,就连刘基那样的人,都对他赞不绝口,恨不能亲自教之。
宋濂很想了解清楚,这个白辰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他记得,以前也曾见过尚为御史的白辰,当时也没有觉得,此子有何过人之处。
怎么一些日子不见就像脱胎换骨、改头换面了一般,和从前判若两人。
他不知道,现在这个白辰,和此前那个小御史,还真就不是一个人了。”见过夫子。”
白辰恭恭敬敬,深施了一礼。
宋濂手捻胡须,微微点头:”嗯,很好。”
他并没有说出谦逊之辞。所谓师道尊严,安然受弟子之礼,此之为一端。
直起身来,白辰送上见面礼,也称束脩。
尽管他现在是陪太子读书,那也是拜在了宋濂门下,得老老实实照着规矩来。
宋濂打眼一看,五千两银票,有些心惊:此子出手可真够阔绰。
可是宋夫子人品端方,不爱钱,见了银票以后,脸上连个笑模样都没有。
不喜欢?没关系。
白辰立刻拿出了第二个礼品:孤本《韩子论语注疏》。
据说,韩愈曾亲注《论语》,经年而成。可谁也没有见过这本书,后人只能从一些典籍之中的片言只语里,知道这本书的存在。
宋濂也曾多方访求,一无所获。
没想到,现在在这里见到了它。
虽然这只是一本陈旧单薄的古书,卖相很不好,可宋夫子还是如获至宝。他狂喜不已,两只小眼睛里聚满了笑意,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好,好,好。”
宋夫子连说了三个”好”字,满意得不得了。
朱标见白辰轻而易举,便得到了宋夫子认可,除了开心之外,也有些惊讶和佩服,暗自心想:”看来父皇叫我视白辰为友,而不能以太子身份自矜,确实有道理。”
朱标虽贵为太子,可是想看到老师宋濂的一个笑脸,也并不容易。白辰只是和宋濂见面不到半个时辰,就能叫宋濂笑得合不拢嘴。这份能耐,朱标自问不如。
白辰初到大本堂,谈笑之间,便搞掂了夫子宋濂和太子朱标。接下来,其他人便自然而然传檄而定。
一众年轻才俊,世家子弟,个个和白辰交好。
不过也有例外。
民间秀士林言清,暗中称白辰为邀宠之臣,可充于伶人之列,而不可位于朝堂之上。原因呢,也很简单,白辰连《千字文》和《百家姓》都不会背诵,更遑论《四书五经》这些儒家经典典籍了。”所谓滥竽充数者,白行走是之谓也。”
林言清摇头晃脑,和其他人说道。
有人将此言说于白辰听,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平之意。
白辰听了之后,却是淡然一笑,不以为然。
于是,有人赞白辰有度量,涵养不凡,有人却说白辰果盘是个草包,胸无点墨,所以不敢回应。
说实话,白辰对于这些古代典籍,确实不怎么熟悉,可要说他是个银样镴枪头,什么也不会,也确实冤枉了他。
白辰所学,皆是现代文化知识,和古代那套理论不是一回事。你叫他和大本堂那些人讲进化论,肯定惊世骇俗,保不齐被那些人当成疯子。
在天子理论深入人心的年代,他那些学问,基本上没什么用,除了科技知识。
但问题是,白辰理科知识并不专业,想攀科技树,树立个人威信,一时半会儿,也不太现实。
不过,白辰一点也不担心。
区区一个酸儒林言清,他还真没有放在心里。”小子,别太猖狂,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病猫。”
白辰在心里盘算已定,立刻将自己关在了小屋里,挑灯夜战。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白辰伸了一个懒腰,站起来,将笔一掷:”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