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小说 其他类型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后续+全文
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后续+全文 连载
继续阅读
作品简介 目录 章节试读

本书作者

疯小米

    男女主角分别是沈芋沈豆的其他类型小说《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后续+全文》,由网络作家“疯小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她说的话,勿要说沈父不信,便是沈麦和沈米也不信。小家伙太小。几文钱在她眼里也算赚了钱。“芋头......秋兰,你们今天?”沈父试探,视线先是落在沈芋身上,见她不说话,又落在沈母身上。“嘿,一回家只顾忙活,倒是忘了和你们讲了,今儿早上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赚了一百多文呢。”沈母美滋滋,天知道昨晚她还担心东西卖不完怎么办。都已经做好中午留在县城的打算。却没想到,不仅卖完了,还有人恋恋不舍,那架势生怕她们下午不出摊。沈母和沈父几人分享。“才进城门,芋头做的吃食就卖出去十几份。”绘声绘色同他们讲城门口发生的事儿,“那句话说的真好,塞什么......哦对,塞翁失羊......反正就是遇到坏事儿,说不准下一秒就发生好事儿呢?”沈芋惊讶于沈母的表达...

章节试读

她说的话,勿要说沈父不信,便是沈麦和沈米也不信。
小家伙太小。
几文钱在她眼里也算赚了钱。
“芋头......秋兰,你们今天?”沈父试探,视线先是落在沈芋身上,见她不说话,又落在沈母身上。
“嘿,一回家只顾忙活,倒是忘了和你们讲了,今儿早上准备的东西都卖完了,赚了一百多文呢。”沈母美滋滋,天知道昨晚她还担心东西卖不完怎么办。
都已经做好中午留在县城的打算。
却没想到,不仅卖完了,还有人恋恋不舍,那架势生怕她们下午不出摊。
沈母和沈父几人分享。
“才进城门,芋头做的吃食就卖出去十几份。”绘声绘色同他们讲城门口发生的事儿,“那句话说的真好,塞什么......哦对,塞翁失羊......反正就是遇到坏事儿,说不准下一秒就发生好事儿呢?”
沈芋惊讶于沈母的表达能力,默默补充,“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对对对,就是这什么马呀羊呀的。”
“阿姐这么厉害!”
“我刚刚就和你们说了,你们还不信。”小家伙白了沈麦和沈米一眼。
沈麦和沈米笑得羞怯。
他们哪儿知道生意这么好做。
明明村里人都讲......嗐。
“娘,我们轮番陪阿姐去县里好吗?”
沈米渴求。
“你才多大,你跟着去,你阿姐还得操你的心。”沈母想也没想便拒了,“快吃饭。”
说着,拿起一个饭团,咬了一口,她忽然道:“芋头,那守城的饭团?”
“娘放心,我单独包起来了。”
吃过饭,一家人又忙活起来,水缸里的水用完了,沈母带着沈芋去挑水,沈麦和沈米则在家中洗涮。因下午只麦柳叶茶和酸梅汤,沈芋打算多做一些。
上午柳叶茶和酸梅汤都卖的不错,反而是饭团最后才卖完。
未时三刻,沈芋和沈母又坐上驴车,趁着村里人都还在家休息,赶往县城。
并非她们怕见人,只是不想徒增烦恼。
但这事儿瞒不了多久,今早她们出门,没惊动旁人,和他们相邻的人家却是听到了,沈麦沈米下地时,那户人家还试图从两人口中打探消息。
等到摆摊的位置,已是未时末。
两人还没收拾好,就有人来卖,正是上午那位恋恋不舍的小兄弟,也是今早沈芋母女在这儿卖饭团,第一个过来问的客人。
“姑娘来筒酸梅汤。”
这人二十出头的模样,瞧着似做苦力的,一身深褐色短衫,说话却文绉绉的。
“好。”沈芋应声,“只要一筒吗?”因他巨大的反差,沈芋对他印象深刻,“对了,竹筒可以免费换柳叶茶。”
“我晓得。”这人摸了摸脑袋,从一旁地上拿起几个竹筒,“换的柳叶茶能用竹筒装吗?竹筒算我买的。”
“郎君说笑了。”方才她和沈母去问了问碗的价格,最便宜的也要两文钱一个,她暂时......还是用竹筒吧,今上午是赚了一百多文,但这是因米、酸梅汤粉不花钱。
签到全靠运气。
用完酸梅汤粉,酸梅汤需要成本、饭团也需要成本。家里粮食也不够吃,还需再买些。哪儿哪儿都需要钱。这会儿竹筒收费将来呢?总不能一个竹筒真按一文钱算吧,她现在一筒柳叶茶才卖一文钱,不如将这点当做区别于其他摊铺的福利,吸引客户。
“一筒酸梅汤,三筒柳叶茶,我帮您用绳子绑在一起还是?”
“有劳姑娘了。”
“客气。”
沈芋利索拿出绳索将四个竹筒绑在一起。
“姑娘明儿是几点来?”
“还是今早那个时辰,郎君拿好。”沈芋把绳子一端递给对方,“郎君是县学学子吗?”对方闻言怔愣片刻,迟疑点头,“在下闻子铭。”
沈芋身后,沈母惊讶,余光悄悄落在闻子铭身上。
他许是注意到了,讪笑后解释,“家中窘迫,母亲腿疾复发,出来谋生。姑娘是有什么事吗?”沈芋摇头。
“在下唐突了。”话落,闻子铭提着竹筒离开。
申时初,随着日头鼎盛,来买茶饮的人愈发多,有上午打下来的基础,不到两刻钟,酸梅汤和柳叶茶便都卖完了。
母女二人没急着回家,沈母在原地守着东西,沈芋去了另一条街,她打算买些白面再买点肉。
白面比米贵许多。最次的一斗也要二十九文,好一点的三十五文,精细面粉一斗要四十四文。整整比米价高出一倍。
瞧着价格,沈芋沉默,她又看了眼小米的价,只稍稍比白面低一些,“有麦子吗?未脱壳的。”伙计摇头。
看出沈芋的窘迫,伙计犹豫道:“姑娘不如买米,咱们这儿米便宜。”
沈芋摇头,她本是想试着做些面食,这价格......罢了,她还是做米糕吧,难怪一个炊饼要两文钱,“肉铺在哪儿?”
“姑娘顺着这个方向往前走,不久就能看到。”沿着伙计指的方向,沈芋走了一二百米就看家肉铺,问了价格后,沈芋再度陷入沉默。
果然,她就不该信那些种田文。
一个个赚了钱后,必定先买些肉庆祝,最便宜的鸡肉一斤都要二十八文钱。
她是赚了二百多钱。不是赚了两千多钱,家里大人小孩加一块儿一斤肉够谁吃?
狠了狠心,沈芋要了两斤肉,和店家打了许久口头官司,最后以四十八文拿走了那两斤肉。
回去的路上,沈芋心里还止不住肉疼,然家里小的小,病的病,总需要吃点好的补补身体,尤其是沈父,沈父受的伤其实并不算重,好好养养,未必没有站起来的可能。当然上战场是不可能了。
等她回到摊位,沈母得知她买了两斤肉,眼睛都瞪圆了,“今儿肉便宜?”
“二十四文。”
“......”
沈芋只感沈母看她的眼神,宛如看败家子,“才赚了几个钱?”沈母一阵心疼,在得知沈芋还要买米后,心更疼了。
“芋头,咱们家种着水稻呢。”
“娘,做饭团每天需要几斤米,不买咱们家米不够用。”家里原本就只有几十斤米,他们省着些吃,能吃两个月左右。但加上做饭团。那几十斤米够呛。
“娘问问大舅他们,看他们卖米不卖。”店里米忒贵了,一斗十八文钱,这价钱足够在村里买两斗了,不脱壳的能买三斗。
“别问你大舅了,问你二舅,你二舅和二舅妈不闲话。”
“好。”沈芋穿来这一月只见过大舅,没见过二舅,这才提议沈母问大舅买米,若是问旁人买,谁家不种地?晓得你买那么些米,可不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徒惹一堆事儿。

“做什么做?今天下午在家休息,明天咱们再一起进城!”沈母直接把沈芋按在了家里。
“阿娘,就像你昨儿说的,我们不去,不正好便宜了那个蚊子叫了吗?不过,今儿是做不了酸梅汤了,娘,咱家有绿豆吗?”沈芋边洗手边和目前说着话。
“好像有一瓢来着,不过,平常大家都是拿来喂鸡的。”沈母皱着眉头,使劲想着,那瓢绿豆被自己弄到哪里去了。
后来,两人终于在厨房柜子最里面的布袋里找到了不多的一点绿豆,沈芋的心情肉眼可见的美好了起来!
那就熬绿豆汤喝吧。
把豆子多洗几次,洗干净,加水,开煮!
煮好之后,盛到木桶里,放凉,放糖,然后直接放进水井里冰镇!
柳叶茶直接封在水缸里镇着了。
沈芋看着柳叶茶有些叹息!
本来多么好的一条赚钱的路子!结果好,还没卖几天,就出了仿版了!
你还没处说理去!
简单焖了大米饭,把剩下的四个西红柿炒了鸡蛋,又上了一盘清炒小白菜,午饭就好了
这小白菜是这里最常见的蔬菜,几乎家家户户菜地都种,再就是地里还有葱,有趴地的菠菜,秋冬有萝卜和白菜,反正蔬菜的种类很是贫乏。
但是下柳村背靠一座大山,山上植被丰富,再加上这里靠近云南一带,所以气候一直比较温和,像今年这样比较炎热的也是少见。
因为气候温和,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时令的新鲜野菜可以挖。但因为山上有毒的菌类太多,所以当地人还很少到山上去挖菌子,顶多就是去挖点野菜。
沈芋打算再熟悉一下,就去山上转转。
而且天气如此热,恐怕近几日会有大雨。
下午,把绿豆汤和柳叶茶都装进竹筒,沈母和沈芋就又往县城而去。
没想到,又遇到了赶牛车的阿伯,两人就高高兴兴上了牛车。
快到城门口了,才发现城门处排起了长队。
沈芋下车,跑到队伍前面一看,是自己熟悉的官爷大哥上值!大哥偷偷给她说是县城正在给军营筹措粮草,一个时辰之后,粮草从西城门运走,再开这个城门。
太阳明晃晃地在天空中游走,下面排队的人们在烈日下大汗淋漓。
沈芋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她一拍脑袋:“阿娘,咱们今日不进城了!”
“为啥?不进城,这些饮子怎么卖的出去?你这孩子,真是有一出没一出的!”沈母又急又热,都被自家大闺女给气笑了!
沈芋趴到母亲耳边,说了几句话,沈母一拍大腿:“还是我闺女脑子好使!我咋就没想到!走走走,咱们现在就去!”
沈芋乐呵呵地给阿伯留了一筒绿豆汤,就和沈母把装着竹筒的背篓背在身前,去排队的人群中去了。
“公子,我这有柳叶茶和红豆汤,要不要来一筒?柳叶茶一文钱一筒!红豆汤两文钱一筒!”
沈芋多了个心眼,故意把绿豆汤说成红豆汤,反正喝的时候是红的!因为这东西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有心人一看就会!
自己就是打这个时间差!
“红豆汤为什么贵?”有人问了。
“因为红豆汤加了糖,好喝又解暑。”
“我来一筒红豆汤!渴死了,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让进城。”
“就是!那我来筒柳叶茶!”
“好来,您拿好!”沈芋草帽下的眼睛熠熠闪光。
“哎呀,小姑娘,你这红豆汤味道真不错啊!来来来,我再来一筒红豆汤!”
就这样,沈母从队伍后头往前卖,沈芋从队伍前头往后卖,没过多久,两人就碰面了,饮子也卖的差不多了。
“娘,等我一下!”
沈芋拿了四筒绿豆汤跑到城门口:“官爷,这是您几位要的红豆汤,钱我收啦!”沈芋背对众人,晃了晃自己的钱袋子,发出“哗啦”的响声,好像刚刚把钱放进去一样。
几个官爷也笑着,看着这个古灵精怪的姑娘。虽然他们不差这几个钱,但这份心意甚是难得~
“好!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四人看着她,就像看着自家的妹子一般。
“谢谢官爷大哥!”
说完,沈芋就背着背篓,去找沈母去了。
因为阿伯车上还有其他人要进城,所以沈芋就和沈母一起往家里走去。
“芋头,咱这汤不是绿豆熬的吗?”沈母一直想问,这会终于的得着机会了!
“阿娘,你忘了闻子铭的事了吗?”沈芋一句话,沈母就明白了!
“嗯,我闺女说得对,红豆汤!”
接着,母女俩相视一笑,各自心领神会。
到了家,两人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沈芋热的先去洗澡了!
洗完澡,看着自己越发粗糙黑红的皮肤,沈芋欲哭无泪!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最简单的办法先上淘米水吧!面霜慢慢再制。
“阿娘,咱们山里现在什么花开得最好?”
沈芋用皂角洗完头,坐在院子里晾头发。
“阿姐阿姐,我知道!半山腰有一棵老树,开满了白色的花!”大麦从鸡窝里跑出来,大声说道。
沈芋眼前一亮:“白色的花?香吗?”
“很香!”
“现在还有吗?”沈芋着急地问。
“当然有,又没有人要!”大麦认真地答道。
“为什么没人要?”
二米蹦出来:“村里的婶婶们都说白花不吉利!”
“就是!阿婆说死人才戴白花!”三豆吃了一口点心,扑到沈芋的膝盖上说道。
沈芋也趴到三豆耳边,悄悄地说:“好的,阿姐知道啦!”
逗得三豆哈哈直笑。
看着妹妹快三岁的年纪,却连路都走不稳当的小身板,还有那黑红粗糙的小脸,沈芋心疼极了。
面脂一定要尽快做出来!
傍晚,沈芋把米泡上,打算明日再做一些米糕去致远书院卖。因为海苔碎已经没有了,饭团暂时没有好的东西加进去。
吃完晚饭,天亮着,沈芋、沈麦和沈母就每人背着一个背篓,往后山而去。
沈芋想去看看那棵树。
如果是她想的那棵树,就把花都摘回来。
拿着棍子,边走边打走草丛里的小动物,几人没多久就到了半山腰,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
果然是它!

下柳村。
鲜黄的蛋液碰到猪油炸成蛋花,见鸡蛋成型,沈芋把切好的西红柿丢入锅里,木铲在锅里翻炒搅拌,鸡蛋和西红柿块儿混合在一起,散发出浓浓的香味。
翻炒数分钟,沈芋洒入盐、又放了点白糖,盖上了锅盖。香味儿却未被截断,顺着缝隙一点点散出......
待西红柿炒蛋做好,她闷煮的米饭也好了,将西红柿炒蛋连同浓浓的汤汁浇在米饭上,门外传来阵阵锣鼓声和吞咽口水的声响。
沈家几个崽崽均是被这味道引诱到了厨房。
“阿姐,你做的这是什么呀?那个红红的果子,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问的同时,险些没滑落下来口水,小家伙看着沈芋的目光亮盈盈的。
“这东西是阿姐在山上寻到的,尝了一口觉味道不错,便多摘了些。”
这个朝代尚且没有西红柿,怕崽崽追问沈芋转移话题,“你们摆好碗筷了吗?”
“摆好了。”
三个崽崽齐声回答沈芋。
“大麦喊娘吃饭,二米三豆你们俩把爹搀出来。”沈芋安排,他们家的名字是按照作物取的,她行老大,沈芋、芋头。二弟沈麦、三弟沈米、四妹沈豆。
“阿姐,姐夫呢?”
“他还没醒来,不需要管他。”
“还没有醒吗?我听村里阿婆讲,她三弟家的孩子,昏迷三年,娶了新娘后立马就醒了,这都半个多月了,姐夫怎么还......”
沈芋空出的手敲了沈豆脑壳,“小小年纪管这些作甚,快去喊爹吃饭。”
三个崽崽分别去唤人,沈芋端着西红柿盖浇饭到主屋的桌上,见三人和爹娘还没到,她又去厨房端出一壶水。
里面泡着的是柳叶。
味道微苦发着些涩,回味甘甜。
沈家人起初只觉沈芋是在浪费水,柳叶这玩意儿,哪里能当做茶叶使,喝了一次后,却再也离不开了,火上时常熬煮着柳叶水。
喝了这水,暑热都褪下许多。
因着家里贫苦,往年到了这会儿,沈家总要晕一两个送去看大夫,今年还没有一人晕倒。
倒水的功夫,沈米和沈豆搀着沈大金出来,两个小家伙毕竟还小,搀扶一个成年人略显困难,沈芋放下手中茶壶,上前帮两个崽崽。
下柳村离边疆近,村里不少汉子都在军营做事,沈父这腿便是因在战场不幸被人从城楼推下,落下残疾。
沈芋的便宜相公也是因在战场受了重伤,深陷昏迷。
霍家打着娶冲喜媳妇的名头,结果原主嫁过去,便嚷嚷着分家,原主性子压不住霍家老母,无奈答应分家事宜。
却不想他们根本不做人,原主和霍祁只分得一间老屋,连本属于霍祁的抚恤金都没有给他们,最可恶的是连给原主的彩礼都又偷了回去。
原主答应嫁给霍祁,便是图霍家那十两银子,想要为沈母分担一些压力。
沈家知道后,无论原主怎么讲都不要那十两银子,她出嫁前夕沈母又把那十两银子塞进了她的包袱中。
忙活一场,什么都没落得,人财两空,原主一时想差,选择上吊自杀,沈芋正是此时穿来,本想为原主报仇,一番打听得知分家后,霍家便搬去了县里,生怕被他们缠上。
分得的老屋没法住人,手上也没银钱,无奈沈芋带着霍祁先回了沈家。
沈母知晓霍家做的事儿,带着她就赶往县城,霍家翻脸不认人,拿出分家文书,只说已经分家,她和霍祁的事儿与他们无关。
分家文书上,白纸黑字写着沈芋的名字,还有她按下的手印。
真是欲哭无泪。
“辛苦你们了。”扶着沈父坐下,看着桌上的饭菜,叹息一声。
“爹说什么呢。”穿来这些时日,沈芋已经完全适应了新的家人,“一家人什么辛苦不辛苦的,您这是把我们当外人了?真要说还是我对不起你们呢。”
她在现代是孤儿,父母早亡。
或许是上天垂怜,沈父、沈母与她现代的父母样貌一般。
“这事儿怪霍家,你安安稳稳在家里住着,不要胡思乱想。”沈父蹙眉,“家里便是再缺吃的,也有你们一口,以后不准再说这样的话。”
“我不说,爹也不许再说。”
三人搀扶着沈父坐下。
“二米去门口看看,娘和大麦到哪儿了。”
沈米恋恋不舍放下手里才拿起的筷子,向门外跑去,因着他那委屈模样,沈父目光落在桌上的饭菜上,“芋头,你今儿做的这是?”
“西红柿盖浇饭。”
“西红柿?”沈父惊讶,用筷子挑起一块红果,“你从哪儿找到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
这话落,沈父也放下挑起的红果,沈家规矩,人到齐才开饭。
“山上摘的,爹一会儿尝尝,酸酸甜甜的,很是开胃可口。”沈芋又道:“还可以当果子吃,我洗了些在厨房放着。”
“还可以直接吃?”沈豆眨着眼睛插话,“阿姐刚刚怎么不和我们讲?”
统共系统才发给她十个果子。
炒菜用了六个,还余四个,方才说了,这果子能留到吃完饭吗?
沈芋笑笑,没有回答沈豆。
伴随穿越,她绑定了签到系统,每天固定时间签到,即可获得系统奖励。
这些西红柿是今早签到,系统奖励她的,除了这些果实外,还有一把种子,午饭前,她把种子种在菜园里了。约莫八九月份就能吃。
“诶哟,今儿做的这是什么?这么香。”
先进来的是沈麦和沈米,沈母在二人后面,“娘,路上我和大麦就催着快点回来,您还在哪儿和香婶拉呱。”沈米哼了声。
“没大没小,喊哥,沈麦也是你能叫的?”
沈母拍了沈米一下,脚步也快了,看到屋里桌上放的菜,她神色心疼,“芋头啊,这是炒了几个鸡蛋?”这鸡蛋拿到集市上能卖钱的。
两个就能卖一文钱。
“娘,不说爹便是大麦他们三个也需要补营养,您快尝尝。”
沈芋挖了一勺米饭放在沈母碗里。瞧见那白花花不掺一点糠的米,沈母更心疼了。

沈麦看着阿姐疲惫的睡颜,心头一阵激荡,眼眶有些泛红。
真希望自己可以快快长大,这样就可以多为家里分担一些,这样阿姐就不用这么累了。
十岁的沈麦第一次觉得肩上的责任如此之重。
快到城门口了,沈麦有些紧张,他停下驴车,叫醒了沈芋:“阿姐阿姐,快醒醒!马上就到城门了!”
沈芋猛然从睡梦中惊醒,被刺眼的阳光一照,立刻就眯起了眼睛。这时,一只黑黄的小手挡在了自己眼前。
迎着火辣辣的阳光,看着弟弟那关切的眼眸,沈芋温婉地笑了。
真好。
她不是一个人。
“好,知道啦,阿姐醒啦!”
沈芋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身,熟练地打开木桶,拿出八个饭团,四甜两四咸,还有四桶酸梅汤,装在一个沈父编的竹篮里,上面搭了了一块粗布。
到了城门口,沈芋拿出两个铜板,递给脸色有些僵硬的守城的大哥,顺便把竹篮递过去,朗声说道:“大哥,这是你们昨日定的饭团,一会儿趁热吃!篮子下午给我就行!咱们银货两讫了哈!”
守城的大高个愣了一下,不过他小心地看了一眼坐在旁边桌旁的队长一眼,赶紧笑着接过篮子,接过铜板:“得来!沈姑娘慢走!今日大卖呀!”
沈芋笑得真诚:“那就先谢过大哥了!等小妹赚钱了,请大哥们喝茶!”
“哎!那咱们就等着了!”
一阵善意的笑声传来,伴着一张张淳朴的笑脸,让人心里暖暖的!
过了城门,沈麦有些不解:“阿姐,你和阿娘昨日不是说入城没有交铜板吗?是守城大哥买了咱们的饭团当做入城费了吗?”
沈芋看着弟弟懵懂的眼神,赞赏地说:“大麦肯动脑筋,今日就没有白来。今日本来也可以走昨天的路子,但今日的城门多了一个人。”
“阿姐说的是那个队长?”
“嗯。那是他们的首领。如若今日和昨日一样,他们在当值期间买饭团,会被上司以为他们公私不分,工作不严谨。但我说是昨日就定好的,就不会有这种问题。况且我还是交了入城费的。”
沈芋是现代人,职场的规则和潜规则,她都是明白的。
到了昨日摆摊的地方,已经有两个人在那等着了。大家一看沈芋来了,一个阿婆激动地喊道:“饭团来了!”
“哈哈哈哈”~
一阵哄笑声中,沈麦已经把小桌从驴车上搬下来,又和沈芋一起把装着饭团的蒸笼摆到桌上。柳叶茶和酸梅汤也买好凉水镇着了~
沈芋打开蒸笼,混合着荷叶清香的饭团,香味扑鼻。
“我今日做的饭团是两种口味,一种甜,一种咸。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依然还是一文钱一个。”
“我要两个甜的!”
“丫头,都是什么馅的?”一个刚下工的男人问。
“甜的放了炸花生,还有饴糖,咸的放了也是炸花生,还有炒香的咸菜丁,香得很!您尝尝?”沈芋温和地笑着。
“成!饭团各来一个,再来一个什么酸梅汤,我听人说很好喝!”男人憨厚地笑着。
“成!大哥稍等!”
旁边,沈麦已经手脚麻利地用洗净的荷叶包好饭团,打好了酸梅汤。
“大哥您拿好,一共四文钱。”沈芋深知服务态度的重要。
这大哥可能真的很饿,拿到饭团,蹲到旁边就吃起来。
没想到,大哥竟然吃着咸的更适口,而且酸梅汤确实好喝,所以大哥吃完,又买了两个咸的饭团,买了一桶酸梅汤。
有了现场直接吃完的反馈,饭团卖的更快了~
天气越来越热,茶饮也卖的越来越快,到午饭时间时,饭团和茶饮已经全都卖光了。
沈麦和沈芋虽然已经被晒得满脸通红,满头大汉,但已经都卖光了,沈麦高兴极了。
“阿姐,咱们今天都卖光了!果然很好卖!”沈麦乐得牙更白了。
“嗯。收拾东西,回家啦。”沈芋的脸上也满是笑意。
今日应该比昨日多卖二十几文,因为饭团多做了几个,酸梅汤也多做了一些,今儿能卖二百五六十文。
沈麦赶着驴车,两人一路往家里走去。
昨日买了肉,沈芋想着包顿小馄饨吧,赚钱不就是为了家里人吃的好一点吗?
“大麦,去粮店。”
“好的,阿姐。”
穿到这里之后,沈芋终是狠了狠心,花三十五文买了一斗面。
付钱的时候,沈芋的手都在都在抖!
这钱太不禁花了!
路过肉铺,沈芋又花五文钱买了两根棒骨,寻思着回家熬汤,也给家里人补补身子。
到了城门处,几个守门大哥老远就冲他们招手,脸上笑意盈盈。
“各位官爷,这是给你们留的酸梅汤!”沈芋赶紧从木桶里拿出四个竹筒。
“大妹子,今儿多亏你了!我们头儿来,幸好你机灵,否则我们几个就得被扣上公私不分的帽子了!来,这是今儿的饭钱和茶饮钱!”领头的官差大哥喜笑颜开。
沈芋把官差的钱推回去,小声说:“别争了,就当妹子请几位大哥了!大哥被上司夸奖了,妹子也跟着高兴不是?再说了,今儿的饭团,没吃上吧?沈麦!”
“来了!”沈麦抱着一大片荷叶,里面依然包了四个饭团,四筒酸梅汤,都是提前留出来的。
“来,各位官爷,您的饭团!”沈麦也跟姐姐学着,笑模笑样。
大家心领神会,上午那一篮子,就是孝敬他们上司了。
拿出十五文钱,塞到沈麦手里,几个官差就换班了。
“阿姐?”
“收着吧。以后常来,要和他们处好关系的。”看着大麦清澈的眼神,沈芋突然有教几个孩子认字的想法。
哎,以后再说吧,再多赚点钱,生活再好一点!
沈芋戴着大草帽,和沈麦回了家。家里,沈母已经做好了饭,等着他们呢。
沈芋马不停蹄,先把柳叶茶和酸梅汤熬好,然后封到大缸里晾着,才吃上了饭。
吃完饭,又带阿爹做好的竹筒,和大麦去卖茶饮了。
骄阳似火,热气腾腾,进城的路上,就连飞起来的灰尘都是滚烫的。
前面不远处,路边,一个衣着褴褛的人躺在路边上......

因为长久的卧床,营养跟不上,看着一米八几的霍祁,身上瘦的皮包骨头。
沈芋心里一阵心疼。
这些人在现代那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在国家危难,人民需要之时挺身而出,保家卫国,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可在这古代,军人还是过的比较艰难。尤其是战场上下来的老弱残兵,更是如此。
霍祁胸前还有一条从左肩膀到右下腹的一道蚯蚓状的疤痕,歪歪扭扭盘在他瘦弱的身体上。
沈芋用热毛巾仔细擦过他的身体,从脸到脚,全都擦了一遍。
端着睡出来的时候,沈米惊讶地说:“阿姐,你的脸好红哎!阿姐,你好热吗?三豆,快来给阿姐打扇子!”
“来啦!豆豆来啦!”
三豆扭着小屁股,扎着一个朝天辫,拖着一个芭蕉扇,歪歪扭扭得走来,四岁多的孩子,营养不够,走路都走不利落。只那双眼睛格外有神,像极了沈芋。
沈芋把水倒掉,盆放好,毛巾已经被大麦拿去洗净晾着了,三豆就“呼哧呼哧”地给沈芋扇风,结果没扇两下,就在沈芋怀里睡着了,咕嘟着个小嘴,一个劲地姐姐怀里拱~
把沈芋抱着,送到阿娘的床上,沈芋洗澡去了。
忙了一天,又累又热~
大麦二米已经打好了水,就在外头守着,半步也不离开,沈芋就在茅房旁边的木屋里面洗澡。
几年前,沈芋在里面洗澡的时候,跑进去一条蛇,吓得沈芋差点昏过去,接连好多天都不敢洗澡。从那以后,只要她洗澡,大麦二米就守在外面。
“阿姐,别怕,弟弟在呢,你去洗叭。”
“嗯,谢谢大麦二米啦!”
洗完澡,沈母已经把明日做饭团的米蒸上了,这也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米了。幸好,昨日,沈芋把系统送的米掺到了米缸里,剩的米应该还够家里吃上两天的。
“阿娘,我来弄就行了!你也累了一天了。”沈芋走到灶台前,给沈母捏着有些僵硬的肩膀。
“没事,就是淘了米,烧火就是了。娘不累,你快去睡吧。”沈母看着女儿依然有些蜡黄的脸,心疼极了。
沈芋从怀里拿出荷包:“娘,上午卖饭团的钱让我救人了,这些是今日卖茶饮的钱,您收好。”
沈母犹豫了一下,从荷包里数出五十文,单独放了一个小荷包里:“其他的娘收了,这些你收好。以后霍祁看病吃药都得用钱呢!”
沈芋接过荷包,搬了小凳子,坐在沈母身边,挽着沈母的胳膊,头枕在沈母的肩上:“阿娘,芋头有点累~”
沈母就一只手搂着闺女的肩膀,一只手轻轻拍着她,因为沈芋已经睡着了~
沈母的眼睛有些湿润~
“大麦!大麦!”
大麦穿着短衣短裤就跑了出来,看见沈芋的样子,吓得脸色都变了,带着哭腔,哽咽地说:“娘屋,我阿姐怎么了?!”
“嚎什么嚎!你阿姐睡了!快,帮我把你阿姐扶回屋里去!”
沈麦擦了一把眼泪,破涕为笑:“来了!来了!”
把沈芋扶到床上,给她和霍祁放下蚊帐,沈母和沈麦就回自己房里睡觉去了。
沈芋好像睡着了,又好像没睡着,因为她什么都听得到。
躺在床外边,里面是活死人一样的霍祁,沈芋慢慢转过身,缩在霍祁身边,搂着他的胳膊,喃喃地说:“你什么时候才会醒来?”
之后,在他身边,沉沉睡去了。
“芋头!芋头!醒醒啦!”
沈芋感觉自己好像刚睡着,就被叫醒了。
她赶紧起身,穿好衣服,看了一眼躺在床上的霍祁,真是越看越好看!
她凑过去,在他温热的唇上轻轻亲了一口,然后精神饱满地出了门。
“芋头,饭团你先做着,我带着大麦去你二舅家买点米回来。”沈母爬上驴车,又说,“一会儿你阿爹给你烧火,做茶饮,时候还早,莫着急!”
“知道啦,阿娘我,你和大麦路上小心!”沈麦一甩鞭子,驴车就往前跑去。
今日签到,系统居然给了双份的奖励!
沈芋想了想,就明白了,昨日她救了一个人,所以才有这双份的奖励。
一袋二十斤的五常大米!
作为奖赏,系统还送了一袋干红辣椒!
这太好了!
沈芋先做了三十五个甜饭团,又做了三十个咸饭团,之后又烧了一锅柳叶茶一锅酸梅汤。
系统给的这些酸梅汤粉,就只够做今日一次的了。
天大亮的时候,沈母和沈麦拉着一驴车的大米回来了!沈芋看到满满一驴车的大米,脸上满是惊喜,“阿娘,这么多大米,咱们可以做好多饭团了。”沈母笑着点点头,“是啊,多亏了你二舅愿意匀给我们。”一家人赶忙将米卸下来存放好。
随后沈芋便和沈麦准备出发去县城售卖饭团和茶饮。刚到县城,生意就热闹起来,不少熟客围过来。
这时,一个身着华丽服饰的女子带着丫鬟走过来,瞧着沈芋她们的摊子很是不屑,“这种粗陋吃食也有人买?”周围顾客虽不满却不敢吭声。沈芋却不卑不亢道:“吃食不论贵贱,饱腹美味便是好的。”那女子冷哼一声正欲发作,一旁的丫鬟悄悄扯了扯她衣袖低语几句,女子脸色微变,哼了一声后带着丫鬟匆匆离去。
沈芋和沈麦对视一眼,虽疑惑但也不多想,继续忙着售卖。
正在这时,那女子的丫鬟又来了。
她径直走向沈芋,行了个礼说道:
“姑娘,我家小姐刚刚多有得罪,其实是我家小姐本想来尝尝这新奇的吃食,只是一时嘴硬说错了话。我家老爷近日胃口不佳,听闻姑娘这儿的饭团别有风味,特命我来买些回去。”
沈芋心中释然,笑着说:“原来是这样,这饭团有甜咸两种口味,不知老爷喜欢哪种?”丫鬟忙说:“各要十个便好。”沈芋麻利地包好了饭团递给丫鬟。
丫鬟付了钱转身要走,却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回头说:
“姑娘,我看你心地善良又聪慧能干,我家老爷在城中人脉颇广,若姑娘日后有难处,不妨去城西赵府找老爷帮忙。”
沈芋道谢后,与沈麦踏上归途。一路上,沈麦好奇问道:
“阿姐,这赵家老爷为何突然这般好意?”
沈芋也觉得蹊跷,但想着也许是自己多想了。回到家中,一家人看到额外挣的钱,喜笑颜开,而那赵家之事则暂时被抛诸脑后。